[发明专利]储能风扳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7264.X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纯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纯培 |
主分类号: | B25B21/02 | 分类号: | B25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风 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扳机,具体涉及一种储能风扳机。
背景技术
储能风扳机是一种冲击器中的冲击锤(飞锤)能够旋转多圈冲击一次的风扳机,是本发明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用于拆装螺钉螺帽,现已被广泛使用。
在近四十年的改进、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已经对储能风扳机的冲击器部分有了不少的改进,但飞锤中的离心阀气阀一直源用圆周配气,这种结构要求高精度的配合,一般的加工方法很难达到此精度要求,这就严重阻碍了储能风扳机高质量的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能风扳机,它可以实现平面配气,简化储能风扳机的加工工艺,提升储能风扳机的使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储能风扳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发动机、下壳体、飞锤、冲击销、扳轴;扳轴设置于下壳体底部,扳轴顶部设有飞锤,飞锤内设有冲击销,所述飞锤连接发动机的转子输出轴,发动机转子输出轴设有通入下壳体内的中心孔,所述飞锤顶面设有平面配气离心阀,由平面配气离心阀控制冲击销的运动。
所述飞锤和/或平面配气离心阀内以及飞锤与平面配气离心阀的接触平面上设有配气的气道与气槽;平面配气离心阀处于飞锤的中心附近位置,平面配气离心阀与飞锤的气道气槽处于第一配合位置,冲击销上部空间的压力小于下部空气的压力,冲击销收回飞锤内;平面配气离心阀离开飞锤的中心位置,平面配气离心阀与飞锤的气道气槽处于第二配合位置,冲击销上部空间的压力大于下部空气的压力,冲击销伸出飞锤。
所述平面配气离心阀与飞锤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平面配气离心阀设有定时机构。
所述定时机构包括设置于飞锤内的顶杆、设置于顶杆下方的端面凸轮;飞锤与平面配气离心阀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定时弹簧,顶杆的顶端顶住定时弹簧。
在发动机的带动下飞锤旋转,当飞锤内的顶杆被旋转至端面凸轮所在位置时,顶杆被端面凸轮向上顶起,使顶杆的顶端向上移动,顶杆将定时弹簧顶起,使平面配气离心阀与飞锤脱离定位,此时平面配气离心阀可与飞锤发生相对移动。
所述定时机构包括设置于飞锤内的顶杆、定时弹簧,以及设置于扳轴顶面的端面凸轮;顶杆的顶端抵住定时弹簧的底侧,顶杆的底端抵住扳轴的顶面,定时弹簧的一端顶住平面配气离心阀的一侧的台阶。
所述平面配气离心阀的顶部设有弹簧,使平面配气离心阀与飞锤之间的平面保持密封。
所述平面配气离心阀与飞锤之间设有限位销。
所述平面配气离心阀的底面设有第一气槽、第二气槽,平面配气离心阀内设有第一气道;飞锤的顶面设有第三气槽、第四气槽,飞锤内设有第三气道、第四气道,所述第一种配合关系为下壳体内腔通过平面配气离心阀的第一气道、第一气槽与飞锤的第三气槽、第三气道通向冲击销的下部空间;冲击销的上部空间通过平面配气离心阀的第二气槽、飞锤的第四气槽、第四气道、以及扳轴的中心孔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第二种配合关系为扳轴的中心孔通过飞锤的第四气道、飞锤顶面的第四气槽、平面配气离心阀底面的第二气槽、飞锤顶面的第三气槽、第三气道通向冲击销的下部空间,使冲击销的下部空间与外界大气相通;冲击销的上部空间与高压空气相通。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平面配气离心阀控制冲击销,当平面配气离心阀处于飞锤的中心附近时,冲击销收回飞锤内,当平面配气离心阀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滑出后使冲击销伸出飞锤,实现了平面配气。
本发明由于是平面配气,不仅大大降低了配气部位的加工精度,而且配气件不受使用寿命的局限,配气件在使用过程中被反复研磨,使用时间越长,配气部位的密封性越好。
本发明的平面配气离心阀设有复位弹簧和定时机构,只有当平面配气离心阀达到一定转速,使平面配气离心阀的离心力大于复位弹簧的弹力,同时飞锤旋转至定时机构启动,即飞锤旋转至端面凸轮所在位置,将顶杆顶起,定时弹簧上移,平面配气离心阀失去定时弹簧的顶力,使平面配气离心阀在飞锤表面向外滑动,从而改变平面配气离心阀与飞锤之间的配气关系,最终实现对冲击销的控制。因此本发明的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储能风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视图;
图3是平面配气离心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图7是图5是左视图;
图8是图2中C-C剖视图;
图9是图2中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纯培,未经吴纯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消毒除草混合剂
- 下一篇:用于太阳能电池用方形硅锭的抛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