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水交联反应制备聚烯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7463.0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易庆锋;孙刚;王灿耀;吉继亮;苏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24 | 分类号: | C08J3/24;C08L23/00;C08L23/06;C08L23/12;C08L2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姜玉芳 |
地址: | 2017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交联 反应 制备 烯烃 纳米 复合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水交联反应制备聚烯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由于质轻、价廉、耐化学腐蚀、耐冲击、高透明性、易于加工和低的电导率而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加工性能上分,塑料材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但是,塑料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例如降解困难,低温脆性差,不耐热等等。每一种塑料都有其本身的特性,但是单品种的塑料很难与其他材料,例如金属、陶瓷、玻璃或纤维媲美,因此需要综合塑料本身的优点,设计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聚烯烃材料可以通过水交联反应与硅烷进行接枝,然后水解得到硅羟基Si-OH,再通过偶联反应得到-Si-O-Si-键。这是一种自由基引发反应的过程,首先由引发剂引发与水进行缩合形成交联。聚烯烃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能大大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耐化学性和热稳定性。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是1991年由日本电气公司(NEC)基础研究实验室的Sumio Iijima发现的一种碳结构。理想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片层卷成的无缝、中空的管体。石墨烯的片层一般可以从一层到上百层,含有一层石墨烯片层的成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 walled carbonnanotube,SWNT),多于一层的则称为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nanotube,MWNT)。SWNT的直径一般为1-6nm,最小直径大约为0.5nm,与C36分子的直径相当,但SWNT的直径大于6nm以后特别不稳定,会发生SWNT管的塌陷,长度则可达到几百纳米到几微米。因为SWNT的最小直径与富勒烯分子类似,故也有人称其为巴基管或富勒管。MWNT的层间距约为0.34nm,直径在几个到几十纳米,长度一般在微米量级,最长者可达数毫米。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长径比,所以可以把其看成为准一维纳米材料。
正是具有以上结构特点,所以碳纳米管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韧性、高比表面积、高的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碳纳米管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碳纳米管主要应用在复合材料、微电子材料、无线电通讯、燃料电池以及印刷电路板等方面。其中,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例如加入碳纳米管后可以大大提高塑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善塑料固有的缺陷,例如低温韧性差、耐热性差等,大大拓宽了塑料的应用领域。
目前,制备碳纳米管填充的聚烯烃复合材料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二是通过直接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但是由于碳纳米管容易团聚,所以制备的聚烯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改善程度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水交联反应制备聚烯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聚烯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力学性、热稳定性及导电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水交联反应制备聚烯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反应主要是在聚烯烃材料、碳纳米管和不饱和有机硅烷这三种物质之间进行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按重量计,0.8-0.9份聚烯烃材料、0.01-0.08份碳纳米管及0.02-0.04份不饱和有机硅烷;
步骤2,首先将所述的不饱和有机硅烷分散于适量的有机溶剂中;
步骤3,向所述的碳纳米管中加入步骤2中分散好的溶液,搅拌分散;
步骤4,向上述步骤3所得的碳纳米管的分散液中加入0.0005-0.001份的引发剂和0.0004-0.001份催化剂,然后在50-80℃下搅拌0.5-4小时;
步骤5,向上述步骤4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聚烯烃材料并搅拌,最后将搅拌好的聚烯烃材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在所述步骤1中的聚烯烃材料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其中之一或二者的共聚物。
在所述步骤1中的碳纳米管为处理过或未处理过的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或其混合物,试验证明处理过或未处理过的碳纳米管效果没有差别。
在所述步骤1中的不饱和有机硅烷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基硅烷、乙烯丁氧基硅烷、丙烯三甲氧基硅烷及丙烯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在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丙酮、乙腈、二氯乙烷,优选为丙酮。
在所述步骤4中的引发剂为1,4-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
在所述步骤4中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钛酸丁酯、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资源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橡木地板及其涂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