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7635.4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卿;季高华;张瑞雷;郑小燕;范志锋;王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3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富营养化 方法 | ||
1.一种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调查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依据该调查结果,找出食物链中缺环或断链环节;
在水体中放养肉食性鱼类或采取药物方式,清除水体中的小杂鱼和草食性鱼类,调整水体鱼类群落结构;
在0~1.5m水深的水底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
在水体中放养滤食性鱼类、滤食性贝类、碎屑食性底栖动物及草食性鱼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对长大的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进行直接收割或牧养草食性鱼类对沉水植物摄食后进行捕捞,以把该三类水生植物从水体和水底吸收的营养物质转移出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死亡之前对其进行收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捕捞放养的肉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滤食性底栖贝类及碎屑食性底栖动物,以把营养物质转移出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沉水植物前,在沉水植物种植区的外围先种植浮叶植物,以营建相对静态的水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沉水植物时,先选择鱼类不喜食且容易存活的种类作为先锋植物进行种植,当该先锋植物和浮叶植物长成营造的透明度达80~100cm时,再在该透明度水深范围播植鱼类喜食的沉水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深超过0.8米时,所述先锋植物选自包括狐尾藻、马来眼子菜或菹草这类株型高的沉水植物,在水深小于等于0.8米时,所述先锋植物选自包括金鱼藻、苦草或伊乐藻沉水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占整个水面的20~30%,种植密度为60~80株/平方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类在冬季或春季放养时,放养的鱼种规格为5尾/斤,放养量为35~50g/m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类在夏季放养时,放养的夏花鱼苗规格为4000尾/公斤,放养量为2~3万尾/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养的滤食性贝类包括三角帆蚌、背角无齿蚌或褶纹冠蚌,放养量为20~50g/m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养的碎屑食性底栖动物包括虾类或螺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水植物盖度达到50%以上时采用网箱牧养的方式放养草食性鱼类。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捕捞在放养后禁渔3年以后进行,并补放捕捞的鱼类密度,实现轮捕轮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6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