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压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8527.9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甘涛;何艳敏;黄晓革;兰刚;周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稀疏 分解 图像 压缩 方法 | ||
1.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压缩方法,该方法包括:
A.图像分解处理:首先采用匹配追踪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处理,即在原子 库中搜索与当前图像最匹配的一组原子,将图像分解成由该组原子组合成的原子 图,并将其均匀划分为四个图块;
B.设定匹配系数:根据步骤A所得原子图中原子的最大投影系数幅度,按 递减的方式设定与各轮次迭代对应的匹配系数;
C.筛选重要图块:首先将从原子图划分出的各图块中原子的投影系数与对 应的匹配系数比较,将含有大于匹配系数原子的图块作为该次筛选出的重要图 块,并判断其是否为编码块;若是,则直接转步骤D;若不是,则继续将该次筛 选所得各重要图块均匀划分为四块,再按步骤C进行第二次筛选重要图块;反 复循环筛选,直至筛选出编码块;各次筛选遗留下的其余图块则在当轮迭代完成 后再按步骤C进行新一轮迭代处理;
D.确定重要原子:将步骤C所得编码块中大于当前匹配系数的原子作为重 要原子;
E.编码处理:采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算术编码方法对步骤D所得各重要 原子的参数和投影系数进行联合编码处理,并将其结果写入编码流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输 入图像的处理为首先将输入图像减去均值后再利用匹配追踪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而所述匹配追踪方法为基于冗余几何原子库的全局搜索匹配追踪方法。
3.按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 与各轮次迭代对应的匹配系数,其初始匹配系数范围为小于原子图中原子的最大 投影系数幅度、而大于最大投影系数幅度的0.5倍;此后各迭代轮次的匹配系数 为前一迭代轮匹配系数的0.5-0.8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85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气管套管
- 下一篇:一种分析酿造酱油中氨基酸来源的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