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弹线式捡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338.3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伟 |
主分类号: | A63B67/04 | 分类号: | 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弹线式捡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弹线式捡球器。
背景技术
在乒乓球训练中,需要拾取大量落地的球,用手拾取球时,需要频繁弯腰,而且手上拿球个数有限,手上拿球后再捡球时很容易脱落,这样的捡球方式效率很低,也浪费了训练的体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能够连续高效率捡球的旋转弹线式捡球器。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旋转弹线式捡球器由手柄、支架、弹力线、固线盘、套环、垫圈和轴盘构成。圆柱形的手柄下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L形的支架,两支架的下端分别与圆环形的套环焊接。轴盘由转轴和转盘两部分组成,轴盘的转轴与固线盘成静配合关系,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的垫圈套在轴盘的转轴上,套环套在垫圈上。固线盘为扁圆柱形,其边缘有等圆周分布的多个通孔,多根相互平行且成圆周状分布的弹力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固线盘的通孔中。每相邻两根弹力线的距离小于乒乓球直径,每根弹力线的端头与固线盘的径向距离小于乒乓球直径的二分之一。弹力线由内芯和外包组成,弹力线的内芯为直径1mm的橡皮筋,外包为包裹在内芯上的棉线。收集乒乓球时,只需手持手柄,将弹力线和固线盘组成的圆柱形滚筒在散落乒乓球的地面上滚动,乒乓球在弹力线的扩缩作用下自动进入滚筒中,拾取完毕后,将任意相邻的两弹力线向两侧掰开,乒乓球就被倒入堆放球的球箱里。
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由于仅通过滚动就可将乒乓球收集起来,这大大提高了捡球的效率,也为乒乓球训练节省了运动员的体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支架3.弹力线4.固线盘5.套环6.垫圈7.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旋转弹线式捡球器由手柄1、支架2、弹力线3、固线盘4、套环5、垫圈6和轴盘7构成。圆柱形的手柄1下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L形的支架2,两支架2的下端分别与圆环形的套环5焊接。轴盘7由转轴和转盘两部分组成,轴盘7的转轴与固线盘4成静配合关系,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的垫圈6套在轴盘7的转轴上,套环5套在垫圈6上。固线盘4为扁圆柱形,其边缘有等圆周分布的多个通孔,多根相互平行且成圆周状分布的弹力线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固线盘4的通孔中。每相邻两根弹力线3的距离小于乒乓球直径,每根弹力线3的端头与固线盘4的径向距离小于乒乓球直径的二分之一。弹力线3由内芯和外包组成,弹力线3的内芯为直径1mm的橡皮筋,外包为包裹在内芯上的棉线。收集乒乓球时,只需手持手柄1,将弹力线3和固线盘4组成的圆柱形滚筒在散落乒乓球的地面上滚动,乒乓球在弹力线3的扩缩作用下自动进入滚筒中,拾取完毕后,将任意相邻的两弹力线3向两侧掰开,乒乓球就被倒入堆放球的球箱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伟,未经梁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画酒瓶
- 下一篇:木工四面刨用的刀具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