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9407.0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秦丹;刘长根;冯磊;陈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根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叶山 桐子 育苗 种子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叶山桐子育苗育苗的种子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Var.Vestita Diels)是大风子科山桐 子属的变种,为落叶乔木,树高达10~15米。它是优质的木本食用 油植物,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82%,亚油酸含量达68.6%以 上,维生素E含量大于1‰,无有毒有害成分。果实含油率38%以上, 既可生产优质食用油,又可提取亚油酸,维生素,还是制备生物柴油 和高级润滑油的上好原料;它的根系密集层在地表下20~60cm且成 网状,盛产期长达50年以上,果实亩产量可达1500kg以上。毛叶山 桐子根系发达,水土保持功能强。树干通直,呈塔形,果实鲜红,具 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木质纹理细致,不易变形,坚硬而富有韧性。毛 叶山桐子目前基本处于野生状态,主要分布于秦岭南麓、川、陕、甘 等地域。而四川丘陵及盆周山地都有生长,特别在四川5.12地震灾 区重建中,在彭州白鹿镇已栽种20多万株。
毛叶山桐子有较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其开发利用已引起了 研究人员的重视。然而,毛叶山桐子在天然状态下繁殖率较低,因此, 其育苗方法成为开发利用毛叶山桐子资源的关键。目前毛叶山桐子的 育种方法主要有种子育种、枝插、嫁接和根插。嫁接用成年枝条在毛 叶山桐子幼树上嫁接,主要目的是缩短毛叶山桐子挂果期,但其幼树 依赖于种子育种和根插。根插采用毛叶山桐子树根进行扦插,会影响 取根树的生长,在某种程度上也依赖于种子育种提供根源。已研究过 的毛叶山桐子种子育种方法主要采用洗衣粉、油患子液、细炭灰或草 木灰水以及河沙处理等对种子浸泡、搓洗去腊质层进行播种的方法。 这些方法处理种子发芽率不高,成苗率也较低,又易染病,更不能达 到工程应用的目的和规模化生产的成熟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国内外毛叶山桐子上述育苗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 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种子发芽率高,幼苗染病率低,成苗率高的毛叶 山桐子种子育苗的种子预处理方法。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是用KH2PO4浸泡毛叶山桐子种子,确保水份可以顺利进入种子体内,又保证种子 不受伤害,从而能实现种子的发芽率。根据对毛叶山桐子生长规律的 研究成果,幼苗期保持足够的有机质,既可有效调剂苗床温度,又可 以保证幼苗的营养成分需求,从而可以保证培育出可移栽至苗圃的壮 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先将毛叶山桐子种子用清水浸泡1~4小 时,再在>3~7%的KH2PO4溶液中浸泡>0~7.5小时,浸泡温度>25~32 ℃。浸泡后的种子加清水搓揉和洗涤,搓揉的程度为毛叶山桐子种子 表面的腊质层被破坏;处理过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4~8小时,播入 苗床进行育苗培育。出幼苗后,可移栽至用市售复合肥为底肥的苗圃, 进行壮苗培育。
相对于现有方法,本发明的种子处理剂KH2PO4成分确定,能精确 控制,苗床的幼苗成苗率大于98%,发病率<1%且规模培育树苗的限 制因素少,利于规模应用。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毛叶山桐了种子10000粒(约8.5克)先用清水浸泡 3.5小时后,用3.1%的KH2PO4溶液1升浸泡6小时,用清水洗涤并搓 揉以破损种子表面的腊质层为度。再清水浸泡4小时后种子备用。处 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入苗床,60天后,2片真叶幼苗有9875株,成 苗率98.7%,移栽到用市售复合肥作底肥的苗圃10个月后可获得 1.2~1.5米幼树9697株,成苗率96.9%。
实施例2:毛叶山桐子种子5000粒(约4.1克)先用清水泡1 小时后,用7%的KH2PO4溶液0.5升浸泡种子1.5小时,加清水并搓揉 以破坏种子表面蜡质层,再用清水浸泡8小时。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播 入苗床中,2个月后获得2片真叶以上幼苗4921株,成苗率98.4%, 移栽到用市售复合肥作底肥的苗圃到十个月时获得1.2~1.5m高的 幼树4831株,成苗率9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根,未经刘长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系统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