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差/运动联合估计的多视点容错编码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9508.8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彭强;夏旭;朱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64 | 分类号: | H04N7/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差 运动 联合 估计 视点 容错 编码 框架 | ||
1.基于视差/运动联合估计的多视点容错编码方法,对一个以上视点进行视频流传输编码,根据视点的重要程度选择其中一个视点编码为基本视点,其余视点编码为增强视点;各个视点以图像组为单位进行编码,每个图像组的最后一帧为关键帧,其余帧为非关键帧;其特征在于,编码方法中引入基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差错控制帧,具体编码方法如下:
对于基本视点编码
1)基本视点视频序列第1帧图像编码为I帧;
2)基本视点的关键帧编码为I帧、P帧或者差错控制帧;首先判断当前关键帧是否编码为I帧,若非I帧,则判断当前关键帧是否编码为差错控制帧,若既不是I帧也不是差错控制帧,则编码为P帧;其中,I帧的确定依据为帧内编码周期,差错控制帧的确定为每隔固定间隔插入差错控制帧或根据率失真优化模型动态选择差错控制帧;
3)基本视点的关键帧若为差错控制帧,则采用基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理论的帧内编码方式,其边信息是以前一关键帧重建图像为参考进行运动补偿获取的帧间预测图像;
4)基本视点的关键帧若为P帧,则以前一个关键参考帧的重建图像为参考,进行基于运动估计的帧间预测编码;
5)基本视点视频序列中的非关键帧图像按照标准层次B帧编码方式编码;
对于增强视点编码
1)增强视点视频序列第一帧图像编码为P帧,使用基本视点同时刻重建图像为参考,进行基于视差估计的视点间预测编码;
2)增强视点关键帧的编码方式根据同时刻基本视点关键帧的编码方式来确定,若基本视点关键帧编码为I帧或者P帧,则增强视点关键帧编码为P帧;如果基本视点关键帧编码为差错控制帧,则增强视点关键帧也编码为差错控制帧;
3)增强视点的关键帧若为差错控制帧,则采用基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理论的帧内编码方式编码;其边信息是以基本视点同时刻重建图像为参考进行视差补偿获取的视点间预测图像;
4)增强视点的非关键帧图像按照标准层次B帧编码方式编码;其中,待编码帧若为差错控制帧,采用基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理论的帧内编码方式,即采用以下两步,
1)基本视点差错控制帧,由差错控制帧原始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运动补偿得到帧间预测图像,将此帧间预测图像做为差错控制帧的边信息;增强视点差错控制帧,由差错控制帧原始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视差补偿得到视点间预测图像,将此视点间预测图像做为差错控制帧的边信息;
2)结合边信息和传输信道参数对差错控制帧原始图像采用分布式视频编码理论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差错控制帧视频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5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电路和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用业务接口业务计费的方法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