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果蔬植物调节剂的配制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591.9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艳;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16;A01N59/06;A01N59/08;A01N25/02;A01P21/00;A01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植物 调节剂 配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环境废弃物提取植物信息物质,在植物受到危害或衰老之前, 人为地激活农作物的防御力,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其质量。同时也属于壳 聚糖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果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多吃水果的人 患心脏病、癌症、中风及糖尿病的比例相对要小。然而,由于水果受自然的制约,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这与一年四季人们对水果的消费需求形成了矛盾。 而且,水果在采后由于受物理、生理和病理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严重,据调查, 目前中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约为20%-30%。水果是具有生物活性的食品,要保 持其鲜度和品质,必须抑制其微生物的繁殖和水果自身的生理活动。
近年来,植物分子生理学和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发现植物可以看作是巨 大的、有活力的信息网,它们之间只有通过密切的信息交换才能使植株在整体上 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植物细胞和器官间的信号传导[以被Aducci P研究证实,并 迅速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信号转换和传导是植物与外界,植物体内细 胞间相互沟通的一种网络状态的媒介系统,是实现生命整体性的重要环节。当然, 植物界信号传递的具体机构和途径会有所不同,其细节更会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生物信息物质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一类有机物,在植物中 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和器官的不同而异。此类物质通常在韧皮部中运输,也可以在 木质部中及细胞间隙运输。由于在生物活体的反应中,该类物质具有广谱的生理 效应和很强的生物活性,且具有特有的生理适应性和安全性,能被生物完全降解 而参与生态体系的自然循环。可以作为信号分子直接进入植物细胞,诱导植物发 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
研究表明,实际上植物是有灵性、有感情的。当它们受到环境刺激的感应实 际上是一系列复杂的信息传递,整个信号传递的过程分为3部分,即信号源、信 号移动和信号靶。其实植物内部信息的传递方式,就像人和动物的神经一样。一 是感知细胞对原初信号的感应,其后果产生“胞间信使”;二是胞间信使在细胞 或组织间的传递并最终达到受体细胞的作用位点;三是受体细胞对胞间细胞信使 的接受,传导和反应。
植物调节剂是一类兼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的可扩散小分子物质,是植物生长发 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这类物质在植物体中起着信号分子 的作用。它可以作为耦连胞外信号与胞内生理生化反应的第二信使,或作为细胞 内或细胞间的信号分子,既可以在细胞的水相部位,如细胞质中自由扩散,同时 也可以自由的透过膜脂。因此,植物调节剂是植物代谢的重要调控物质,有着极 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 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一种高效 生物农药,由于其节能、环保、保护资源,近年来在农业虫害防治上广泛使用, 但从未有防治芒果病害的报道。由于阿维菌素还具有良好的层移活性,使其在喷 施后能渗入作物组织中,在表皮薄壁细胞内形成药囊并长期贮存,所以阿维菌素 有较好的持效期。
生物信息物质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功能和优点,其特异性较一般的植物激素 强,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诱导植物的抗性,提高作物的产量。用生物信息物质 处理作物的方式主要有种子包衣、浸根和叶面喷施。据发明人所知,直到本发明 完成之前,现有技术还没有涉及用生物信息物质直接对生长期果实部位处理方式 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绿色果蔬植物调节 剂,它们通过信号分子可以在果实的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水平上进行信息通 讯。在植物受到危害或衰老之前,人为地激活农作物的防御力,来增加农作物的 产量和提高其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绿色果蔬植物调节剂,主要由生物信息物质和植物调节剂与生 物杀虫剂组成。以质量份数计,生物信息物质和植物调节剂与生物杀虫剂的比为 1000∶2000∶5~4000∶300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未经四川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