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矩作用下的钢轨疲劳实验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610.8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钟雯;胡家杰;刘启跃;石心余;周仲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矩 作用 钢轨 疲劳 实验 夹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轨材料在弯矩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实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轨是通过道钉固定在枕木上的,钢轨在每两段枕木处形成一对固定端接触。当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对钢轨产生一个法向的载荷,这个法向载荷就会使得钢轨不断地受到弯矩的作用。也就是说法向载荷将使钢轨产生向下的弯曲变形,即钢轨下部区域受拉力作用伸长,上部区域受压力作用而缩缺;这时能量耗散也与纯切向力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如果疲劳裂纹在钢轨表面或者次表面萌生,那么也将受到压缩或者拉伸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弯矩不可避免的会对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产生影响,促使疲劳裂纹扩展到钢轨心部,进而导致钢轨疲劳断裂,对机车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试运行的高速线路,如大秦线和广深线均出现了大量的疲劳裂纹。在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运输的今天,钢轨疲劳机理和防预措施的研究与实验,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弯矩作用下钢轨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可以为机车、轮轨匹配设计,以及钢轨选择、安装维护提供必要的有用信息和依据,对于铁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材料在弯矩作用下的疲劳实验采用标准实验准则,普通夹具进行。实验时,试样两端不固定,具有多个自由度,因此不能够模拟钢轨材料在具有弯矩作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条件,从而实验结果难以对钢轨的选材、设计与制造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矩作用下的钢轨疲劳实验夹具,使用该实验夹具能够更好地模拟钢轨在服役过程中的实际工况,并方便地向其施加法向载荷,更准确地进行弯矩作用下的钢轨疲劳实验,实验结果能为钢轨的选材与设计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且实验控制与测试的精度高,实验数据的重现性好。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矩作用下的钢轨疲劳实 验夹具,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其结构特点是:
上夹具的上部为与实验机力传感器螺纹连接的螺杆,下部为开口向下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插入三角形加载头的平顶部;穿过矩形槽及加载头的螺钉,将上夹具与加载头连接;加载头的下端呈曲率半径1~10mm的弧形;
下夹具为长方形平台,下夹具上设有与实验机液压缸螺纹安装孔相对应的长条安装孔,下夹具底部设有与实验机液压缸连接座凹槽相匹配的凸台,下夹具上表面的长边两侧具有凸起,且在凸起上有用于固定试样的螺纹孔。
本发明的实验夹具的使用方法是:将上夹具上部的螺杆与实验机的力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下夹具底部凸台置入液压缸的连接座凹槽中;再将中心已预制0.1~0.2mm的裂纹的试样,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夹具左右两端的凸起上;将安装螺钉穿过下夹具长条形安装孔并拧紧在液压缸安装座螺纹孔中,再调节下夹具与液压缸的相对位置,使得加载头中心与试样中心重合,最后拧紧安装螺钉。安装完成后,启动实验机,设置载荷幅值、加载速率,控制液压缸的上下运动,对试样施加法向载荷加载进行疲劳实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试样的两端被固定在下夹具的长方形平台的长边两侧的凸起上,与钢轨两端被固定在枕木上的实际安装形式相同,从而真实地模拟了钢轨在服役过程中的实际工况。并通过液压缸的上下运动方便地向其施加法向载荷,从而能准确地进行钢轨在弯矩作用下的疲劳实验,实验结果能为钢轨的选材与设计提供更可靠、有效的依据。同时因为加载头、试样两端被固定,实验控制与测试的精度高,实验数据的重现性好。
2、试验时加载头与试样垂向压紧,如果加载头以上夹具以垂向方式连接,则其安装、拆卸将极其困难。本发明的加载头与上夹具之间通过螺钉侧向连接,可以通过螺钉的侧向安装、拆卸,使加载头从水平的侧向方向装入、取出,因此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更换加载头,使试验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3、由于更换加载头十分方便,因此在每次实验中可以根据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出加载头下部的曲率半径,而更换相应曲率半径的加载头,使实验中的最大接触应力与钢轨实际工况中一致,实验结果与实际工况之间具有很高的关联性。也即本发明可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加载头,实现对多种工况的逼真模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