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添加燃料的柴草炉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680.3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福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83;F24B1/187;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133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添加 燃料 柴草 炉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灶,具体是指一种可以以柴草作为燃料,并可自动添加燃料的柴草炉灶。
背景技术
炉灶作为煮饭、烧水的器具在我国农村已经广泛流传,并已经具有很多的种类。但这些已有的炉灶在使用时均需要有人看护,特别是在燃料燃烧完以后还需要手动的添加燃料以供其燃烧,因此这些炉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劳动效率;同时,由于这些炉灶的炉膛均制作成圆形或矩形空腔体,其横截面积比炉灶的炉火口横截面积大很多,因此当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时,会有很大一部分火焰被用于加热炉口以外的炉壁,从而浪费掉该能量,使得燃料的利用率非常低,进而消耗大量的燃料,不利于节能和环保;最后,由于这些炉灶的炉体均是由金属或泥土制作而成,当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时,由于热传导的原因,该炉体的温度也会升高,稍有不慎便会烫伤手臂。
因此,目前所广泛使用的炉灶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高效率、高节能和高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自动添加燃料,热效率高,且还能降低炉体温度的可自动添加燃料的柴草炉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添加燃料的柴草炉灶,主要由内部设有炉膛的炉体,以及设置在炉体侧壁并与炉膛相连通的炉膛送风管组成,同时在炉膛内部还固定有炉底盘,在炉体的顶端开有炉口,且炉体的侧壁上还开有与炉膛相连通的进料口,且在该进料口的外侧还设有自动进料系统,所述自动进料系统由完全覆盖住进料口的箱体,以及均设置在该箱体内部的伸缩箱、推板及两条拉绳组成;所述伸缩箱固定在进料口的下端,两条拉绳的一端均与伸缩箱相连,另一端则与推板固定相连,或者所述伸缩箱固定在推板的内部,两条拉绳的一端均与伸缩箱相连,另一端则与进料口的下端固定相连;同时,在箱体的顶端还设有一个盖板。
即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自动进料系统由完全覆盖住进料口的箱体,以及均设置在该箱体内部的伸缩箱、推板及两条拉绳组成,所述的伸缩箱固定在进料口的下端,两条拉绳的一端均与伸缩箱相连,另一端则与推板固定相连;同时,在箱体的顶端还设有一个盖板。
同时,所述的自动进料系统中的伸缩箱还可以固定在推板的内部;所述的两条拉绳的一端固定在进料口的下端,另一端则与伸缩箱相连;同时,在箱体的顶端还设有一个盖板。
所述炉膛内设有笼状燃烧室,笼状燃烧室为鸟笼状或其他笼状结构,具有与进料口连通的开口。该结构可以控制自动进料系统的推进的燃料位于笼状燃烧室内的固定位置定点燃烧,便于燃料燃烧后火焰的充分利用;同时由于笼状燃烧室与炉膛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与炉膛送风管接通,为笼状燃烧室内的燃料提供充足的空气,以便于笼状燃烧室内的燃料充分燃烧,避免了燃料燃烧不充分排放的CO及没有完全燃烧的有机气体等,更加环保;其三,笼状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后,炉灰或炉渣通过笼状燃烧室底部的开孔或笼状燃烧室与炉膛内壁之间的间隙掉落或排除,此时通过自动进料系统将新的燃料输送进入笼状燃烧室,可自动进行持续的燃烧。
具体地,所述笼状燃烧室包括炉底盘,炉底盘由金属圆盘、垂直固定在该金属圆盘边缘的金属杆,设置在金属杆顶端并依次将金属杆串接在一起的弧形连接杆,以及固定在每两根金属杆之间的连接杆组成;在金属圆盘上还开有一个以上的漏灰孔,且所述的金属杆为内部设有空腔的圆柱体,在该金属杆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通过金属杆内部的空腔与炉膛送风管相连通。
为了便于添加燃料,所述的金属杆在金属圆盘上呈“C”字形分布,其缺口正对进料口。
所述的伸缩箱由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轴承杆,以及缠绕在该轴承杆上的回位弹簧组成,所述的两条拉绳则分别的固定在该轴承杆的两端。
所述箱体内至少一个内表面设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传动轴、轴承座,所述若干个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于箱体内表面构成传输通道。该方案可以在箱体的底面或包括底面在内的多个内表面上通过连续固定若干个由驱动装置控制带动转动的传动轴构成传输通道,优选箱体底面,当柴草等燃料放入箱体后,当炉膛内的燃料燃烧消耗时,传动轴将置于传动轴上的柴草等燃料通过进料口向炉膛内输送,箱体内的燃料就能通过该传输装置起到进料,该传输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小燃料在传输过程中燃料与箱体内壁之间摩擦力,以便于燃料从箱体内传输进入炉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福,未经陈俊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成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长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