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0147.9 | 申请日: | 200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军;李广元;盛业武;沈卢东;陈贵德;沈智飞;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K13/06;C08K5/33;C08K5/3492;C08K5/29;C08K3/22;C08K5/18;H01B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4000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阻燃 电缆 护套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耐高温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阻燃电线电缆护套料主要分为含卤阻燃料、低卤阻燃料和无卤阻燃料,含卤阻燃料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浓烟及腐蚀性卤化物气体。在发生火灾时,这些浓烟及有害气体将对人体及设备造成危害。随着国际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大多数电缆使用场合,含卤阻燃料及低卤阻燃料将被限制或禁止使用。为达到低烟、低毒和阻燃的目的,国内外很多电缆材料生产企业都在致力于开发无卤阻燃的电缆护套料,这类材料在燃烧时发烟量少,几乎不产生有毒气体,能将火灾中因电缆燃烧时对人体及设备的危害降到最低。
目前很多企业主要用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等材料单独或复合物基料做无卤阻燃护套料,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20532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聚乙烯为基料来制备无卤阻燃电线电缆料的方法,这类护套料存在的缺点是成品电缆较硬,没有弹性和柔韧性,而且为了达到阻燃效果,在护套料中会大量填充阻燃材料,导致护套材料耐热和抗老化性能大大降低,因此这类材料的使用环境和温度都会受到限制。
授权公开号为CN177280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三元乙丙和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为基料来制备高阻燃无卤电缆护套的方法,但由于该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热塑性材料,耐高温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阻燃电线电缆护套料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高温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无卤材料,燃烧不会产生浓烟、腐蚀性卤化物气体及其它有害物质,利用本发明形成的电缆护套弹性和柔韧性极佳,不仅阻燃效果明显,而且提高了耐热和抗老化性能,能耐高温,机械强度高,使用范围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具有橡皮生产线企业实现自给自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高温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三元乙丙橡胶 100份,
硫化剂 1.5~6份,
共硫化剂 1.5~6份,
偶联剂 0.5~5份,
防老剂 4~20份,
软化剂 4~30份,
阻燃填充剂 80~250份。
优选的,所述护套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三元乙丙橡胶 100份,
硫化剂 2~5份,
共硫化剂 2~5份,
偶联剂 1~4份,
防老剂 6~16份,
软化剂 6~20份,
阻燃填充剂 100~200份。
所述三元乙丙橡胶选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Nordel 1070、Nordel 1470牌号或美孚公司的Vistalon 4608、Vistalon 5600牌号,第三单体为乙叉降冰片烯或1,4-己二烯,乙烯含量40~70%,门尼粘度65~75。
所述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或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
所述共硫化剂为对醌二肟、三烯丙基三聚异氰酸酯或三烯丙基氰脲酸酯。
所述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酸丙撑·三甲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
所述防老剂为活性氧化锌与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物,活性氧化锌与烷基化二苯胺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1~0.5。
所述软化剂为低分子聚乙烯与石蜡的混合物,低分子聚乙烯与石蜡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8~4。
所述低分子聚乙烯的融落点(ASTM D-3104)为180~230℃,针入度(ASTMD-1505)为4~7.0dmm,密度(ASTM D-5)为0.90~0.93g/cm3,粘度(140℃,Brookfield)为150~220cps。
所述阻燃填充剂选用经十八烷酸表面活化处理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配合,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