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及其添加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0164.2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清;周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6 | 分类号: | B01D71/06;B01D6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新民;梁 田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通量 中空 纤维 制备 方法 及其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及其添加 剂。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作为一个全球化 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因此迫切需 要发展各种新型、高效的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膜分离技术因其 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解决 当代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高新技术,并将对21世纪的工业 技术改造起着深远的影响。最早研制出的膜式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 素的混合膜,之后相继开发出聚酰胺类、芳香杂环类、聚砜类、聚烯 烃类、硅橡胶类等材质的膜。随着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膜材料的品 种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膜材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通过对现有膜材料的纺丝原液添加一定成分的添加剂,可以把多种材 料的优点结合起来,是扩大膜材料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转化法制膜对制膜液组成依赖程度大,其中由非溶剂添加剂构 成的铸膜液多元体系对微孔膜的结构和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和 开发性能优异的铸膜液添加剂是生产高质量的微滤膜的关键。常用的 添加剂,无论是无机添加剂(如氯化锂、高氯酸镁、高氯酸锂),还 是小分子有机物(如甘油、二甘醇、乙醇、草酸等)与高分子溶液的 相容性较差,加入到制膜液中会导致高聚物分子链段发生强烈卷曲收 缩,形成相互独立的微相分离,制得的微孔膜强度较差,而且导致铸 膜液体系不稳定,甚至自动产生沉淀相分离,给铸膜液的保存与使用 带来诸多不便。日本特公昭62-017614中,记载了混合聚偏氟乙烯、 高分子成孔剂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土温80,然后相转化成膜的方 法。该方法所获得的产品破裂强度不足,纯水的透过速度慢,无法满 足要求。而美国专利No.5514461试图通过在聚偏氟乙烯溶液中加入 三氯化乙烯、乙烯等共聚单体得到性能较好的膜材料。由于其添加剂 是通过物理共混添加的,所以膜的水通量随着添加剂的流失而下降, 通常五个月后下降到原来的10%-30%。日本特公昭3-71168中记载了 加入7.2wt%的聚乙二醇为添加剂的制膜方法,但仍未获得高透过通 量的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中空纤 维膜制备方法及其添加剂。通过调节中空纤维膜制膜液配方,尤其是 调节添加剂的量,来改善膜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提高中空纤维膜的 强度,增加膜的通量,从而提高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扩大膜的使 用范围。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备中空 纤维膜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由热塑型聚胺酯、聚乙二醇、十二烷基 磺酸钠构成,其质量百分比为3∶6∶1;或由氟橡胶、氯化锂构成, 其质量百分比为9∶1。
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 向制膜原料内加入溶剂使之溶解,搅拌,再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于制备中空纤维膜的添加剂,搅拌,配制成制膜液,所述制膜原料为 聚合物聚砜类、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聚 丙烯中的一种;(2)将步骤(1)制得的制膜液通过计量泵将制膜液 挤入喷丝头,通过计量泵将芯液定量挤入喷丝头的内针;通过喷丝头 纺丝,在牵引轮的作用下,纺丝依次通过凝固浴冷却凝固和拉伸槽的 后处理,得到中空纤维膜;或将步骤(1)制得的制膜液采用干-湿纺 丝法工艺制备中空纤维膜,该方法制备的高通量高强度中空纤维膜的 断裂强度为2.0~3.5MPa,在25℃.0.1MPa时的纯水通量为800~ 1800L/m2.h,孔隙率为75~90%,膜的平均孔径为0.1μm~10nm。
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
所述芯液为二甲基甲酰胺与水,温度为4~80度。
所述凝固浴为二甲基甲酰胺水,温度为4~70度。
所述制膜液中制膜原料的质量份数为16~25份,添加剂的质量 份数为5~10份,溶剂的质量份数为60~70份。
其中,采用干-湿纺丝法工艺制备中空纤维膜的具体步骤为:将 溶液在100~150度下溶解,干纺程为4~15厘米,制膜液挤出体积 流速为16ml/min,纺丝液温度为50~120度。其中喂料齿轮泵 10.9hz,蠕动泵3.5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