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0203.9 | 申请日: | 200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7/28 | 分类号: | B28B7/28;B28B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凹形 陶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芯结构,尤其是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芯结构。
背景技术
陶瓷模具是生产、制造陶瓷的重要设备。陶瓷模具包含边框、模芯等结构,其中,模芯直接确定陶瓷的正、反面形状,因此,是生产、制造陶瓷的关键设备。模芯分为上模芯和下模芯,均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通过粘接构成。生产过程中,上模芯和下模芯的塑胶面上下相对,确定陶瓷的正、反面形状。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几百甚至几千吨的压力来将粉料压成陶瓷毛坯,因此塑胶面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造成模芯报废。
中国专利CN1712574号所公开的“厚度可控、自由独立超薄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510025946.4),利用电化学方法对铝片进行第一次电解,然后去除第一次阳极氧化形成的多孔氧化铝层,通过控制第二次电解的电解电流和电解时间实现多孔氧化铝模板厚度的控制,以饱和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为腐蚀液,结合一个简单的滤网,去除未被氧化的铝从而得到自由独立的超薄氧化铝模板,进一步用磷酸中去除位于模板底部的阻碍层即可得到双通自由独立的超薄氧化铝模板。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并不能解决塑胶面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的问题。
除此之外,没有检索到与上述问题接近的文献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芯结构,增强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的粘接力度,从而提高陶瓷模芯的使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芯结构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其中,塑胶面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上;金属板体上有许多凹形槽,塑胶面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中。当本发明使用时,金属板体上有许多凹形槽,塑胶面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中,增大了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的粘接面积和粘接强度,从而使得塑胶面不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芯结构具有积极的效果: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其中,塑胶面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上,金属板体上有许多凹形槽,塑胶面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中,结构简单,增大了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的粘接面积和粘接强度,从而使得塑胶面不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适用于所有由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的模芯。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塑胶面1,凹形槽2,金属板体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芯结构由金属板体3和塑胶面1组成,其中,塑胶面1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3上;金属板体3上有许多凹形槽2,塑胶面1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2中。当本发明使用时,金属板体3上有许多凹形槽2,塑胶面1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2中,增大了金属板体3和塑胶面1之间的粘接面积和粘接强度,从而使得塑胶面1不容易从金属板体3上脱落。
本发明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2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刀横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