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式喷药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0393.4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药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囊式喷药瓶。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临床实际操作中经常需要将固体粉末药物直接敷洒在患者身体的创伤面上。 现有的粉末药物取喷器,其端部为勺状,为避免药粉从勺中落出,这就要求喷射的方向只能 为水平方向,无法沿其它方向喷射。虽然患者可调整姿势以便取喷器可水平方向将药粉喷在 创伤面上,但在某些时候,由于患者具有骨折等无法改变姿势的病症,要将药粉沿水平方向 准确地喷在创伤面上,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万向喷射功能的气囊式喷药瓶。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气囊式喷药瓶由单向进气阀、气囊、单向出气阀、主管、 边管、喷管、盖片和药粉斗构成。其中,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接有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出气 阀,单向出气阀的下端与主管相接,主管的下端与两根方向相反的倒L形的边管相通。两根 边管的下端分别与顶端封闭的、圆筒形的药粉斗的两侧相接且相通,药粉斗的内部有具有弹 性的盖片将药粉斗的下半部密封。喷管是下端具有锥度的直管,喷管的上端与药粉斗的底部 相接,且与药粉斗中部的圆柱形空间相通。当捏压气囊时,气流从两边管汇入药粉斗内,并 冲开盖片,将药粉从药粉斗的下半部带入药粉斗中部的圆柱形空间并从喷管的底端喷出。
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由于药粉被密封在药粉斗中,因此无论喷射器沿哪个方向进行药粉喷射,药粉斗中的药 粉不会散落出,仅在喷射的一瞬间会被气流冲出,因此,本发明具有万向喷射的效果,能够 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向进气阀 2.气囊 3.单向出气阀 4.主管 5.边管 6.喷管 7.盖片 8. 药粉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气囊式喷药瓶由单向进气阀1、气囊2、单向出气阀3、主管4、边管5、喷管6、盖片7 和药粉斗8构成。其中,气囊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接有单向进气阀1和单向出气阀3,单向 出气阀3的下端与主管4相接,主管4的下端与两根方向相反的倒L形的边管5相通。两根 边管5的下端分别与顶端封闭的、圆筒形的药粉斗8的两侧相接且相通,药粉斗8的内部有 具有弹性的盖片7将药粉斗8的下半部密封。喷管6是下端具有锥度的直管,喷管6的上端 与药粉斗8的底部相接,且与药粉斗8中部的圆柱形空间相通。当捏压气囊2时,气流从两 边管5汇入药粉斗8内,并冲开盖片7,将药粉从药粉斗8的下半部带入药粉斗8中部的圆 柱形空间并从喷管6的底端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纤维与苎麻纤维长纺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负载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