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预压反台填筑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0570.9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厚贵;杨启贵;孙役;李昌彩;王亚文;王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 钢 |
地址: | 443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混凝土 面板 堆石坝坝体 预压 反台填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超高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领域。
技术背景
一般的堆石坝的施工工艺,较为追求施工进度,以施工工序复杂的前区为主,基于坝体运行水荷载从坝体上游堆石体向坝体下游堆石坝传递,坝体堆石体干密度呈现从坝体上游区向坝体下游区逐步增大、孔隙率呈现从坝体上游区向坝体下游区逐步减小的趋势,坝体下游区沉降变形空间大于坝体上游区,这样就使坝体上下游堆石体的总体沉降规律不一致,导致坝体堆石体产生不均衡沉降变形,对坝体混凝土面板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混凝土面板产生裂缝,对蓄水期的堆石坝体安全运行产生不安全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坝体运行安全,减少坝体施工干扰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预压反台填筑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预压反台填筑施工方法,按照超高堆石坝分期填筑的要求,分期进行堆石坝的填筑,首先进行一期坝体垫层、基层及堆石体的填筑;其次,为保证坝体能在一个枯水期内填筑到防汛断面的要求,按上游高下游低的正台阶形状进行了坝体的二期填筑,形成度汛经济断面;坝体度汛后,继续采用堆石料进行三期填筑,使三期填筑后的断面下游高于上游,使坝体下游区堆石坝在施工期即得到沉降,再按照分期填筑的要求,完成堆石坝体其他分期的填筑,直至坝体达到设计高程。
本发明所提供的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预压反台填筑施工方法,根据坝体施工分区和填筑程序,使坝体填筑前后区均衡上升,在进行坝面施工分区时,首先进行下游堆石区和次堆石区、主堆石区范围内的填筑,然后进行垫层、基层的填筑,突出均衡上升填筑、后区为主的施工分区,使坝体横断面上后区超高于前区,这种填筑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前高后低填筑方式,经过坝体实际沉降证明,这种填筑方式有效的改善了坝体不均匀变形。通过理论上的非线性有限元的计算比较,新的填筑施工方法大大改善了坝体蓄水期的位移分布,使上游坝坡最大水平位移从100cm降至50cm(上游坡中部),沿坝坡水平分布比较均匀,这种位移分布情况,减小了堆石料和垫层料中产生的差异变形,对改善面板的支撑条件起到较大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期填筑进展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基于坝体运行水荷载从坝体上游堆石体向坝体下游堆石坝传递,坝体堆石体干密度呈现从坝体上游区向坝体下游区逐步增大、孔隙率呈现从坝体上游区向坝体下游区逐步减小的趋势,坝体下游区沉降变形空间大于坝体上游区,如果对坝体下游区采取预先超高填筑后,使坝体下游区堆石体在施工期即得到沉降,这样就使坝体上下游堆石体的总体沉降规律趋向一致,从而达到减小因坝体堆石体沉降变形不均衡而产生的对面板变形不利的影响,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坝体不均匀变形的目的。
实施例:
反台填筑主要施工步骤:如图1所示:
首先进行一期坝体垫层、基层及堆石体的填筑,形成一期200-208-210的坝体;
为保证坝体能在一个枯水期内填筑到防汛断面的要求,按上游高下游低的正台阶形状进行了坝体的二期填筑,形成282-265-258-236的渡汛经济断面;坝体渡汛后,继续采用堆石料进行三期填筑,使三期填筑后的断面下游高于上游,得到296-307-302的反台断面,使坝体下游区堆石坝在施工期即得到2-3个月的沉降期,再按照分期填筑的要求,完成堆石坝体四期360-350-347.5填筑,直至坝体达到405的设计高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