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污水的生物-生态组合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1019.6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斌;贺锋;孔令为;夏世斌;徐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66;C02F3/12;C02F1/44;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污水 生物 生态 组合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生物-生态组合的方法,同时还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生物-生态组合方法的装置,适用于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
背景技术
现在单一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各种各样水处理要求的需要,尝试采用不同的组合工艺结合在一起对污水进行处理是一种趋势。研究不同技术的组合工艺将对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在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应该选择一种技术投入少、运行费用低的工艺。
作为一种生物处理新型技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技术(DMBR)以其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而广泛应用于污水的处理中。为了节约能耗,对DMBR采用了不曝气的方式,使反应器内形成一种厌、缺氧的状态,它对有机物、悬浮固体的去除效果甚佳,但由于DMBR内溶氧很低,限制了硝化、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从而造成出水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难以达标。
作为一种生态净化技术,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IVCW)(专利号:ZL00114693.9)以其低廉的投资运行成本、较高的N、P去除率、简单的管理维护、较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效益等诸多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受污染水体的修复中。IVCW的下、上行流通道及植物根区创造了更为多样的好氧、缺氧、厌氧环境,使其脱氮除磷的能力更具优势。而所处理的废水根据其组成的不同,可能会使IVCW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所以需要增加一个前置的处理单元以建立起一种组合工艺共同完成对废水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生物-生态组合的方法,该工艺和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实现了污水的高效净化、处理后污水的可以直接回用,有效降低了常规污水处理及回用的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生物-生态组合方法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地降低了同等污水处理及回用的成本,成本低廉。
本发明由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方式和一种生态净化方式组合而成。这种污水生物处理方式以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英文为: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缩写为DMBR)为代表,生态净化方式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英文为:Integrated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缩写为IVCW)为代表。这两者组合而成,形成DMBR-IVCW组合系统。为提高单个污水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采用生物-生态组合工艺模式,相互取长补短,来达到工艺优化配置,降低同等污水的处理成本。
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生物-生态组合的方法,其步骤是:
A、首先,待处理的污水经过配水/调节池,与池中投药(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按重量比17∶5∶3比例称取)所形成的人工配水均匀混合后,进行下一步骤的处理,污水的pH调节到6~9之间。
B、其次,将经过步骤A处理的污水泵入动态膜生物反应器B(DMBR)中,在反应器内停留6~24小时,通过搅拌机的搅拌使得泥水充分混合,静置后上清出水经过膜过滤;经过动态膜生物反应器B(DMBR)后得到的污水COD、浊度等得到一定的去除,而总磷、总氮的去除较为有限。
C、接着,经过步骤B处理的污水流入中间集水池;
D、然后,经过步骤C的污水分次进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D(IVCW)单元中的进水布水管,依次经过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D(IVCW)的下行池、上行池,最终从上行池集水管排出,得到可回用的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