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生产硅烷偶联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1451.5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华;简永强;阮少阳;王灿;李云强;甘书官;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C07F7/0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10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生产 硅烷偶联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生产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属精细化工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烷偶联剂是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产品,应用于涂料,橡胶,纺织,玻纤,陶瓷,电子,医药材料,建筑等方面,有工业味精之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及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生产硅烷偶联剂的厂家越来越多,产能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专利200480019694.8,02146974.1,94118297.5,200410041990.X,200610088127.9,和美国专利US4292433,US6388119,US6872845等介绍,目前我国生产硅烷偶联剂基本上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三步法:
第一步,先生产含氢氯硅烷:用硅粉和氯气氢气在铜催化下生成三氯氢硅。
Si+H2+Cl2——HSiCl3
第二步,三氯氢硅和氯丙烯进行加成氯丙基三氯硅烷和四氯化硅。
HSiCl3+ClCH2CHCH——ClCH2CH2CH2SiCl3+SiCl4
第三步,用醇对氯丙基三氯硅烷和四氯化硅进行
ClCH2CH2CH2SiCl3+ROH——ClCH2CH2CH2Si(RO)3+HCl
SiCl4+ROH——Si(RO)4+HCl
其中ROH为醇类,R=CH3,C2H5,等;
其中生成的副产物HCl用碱中和后排出。
HCl+ROH——RCl+H2O
其中R为K,Na,Ca等。
2、两步法:
第一步,先用硅粉和醇类生成三烷氧基硅烷。
Si+ROH——HSi(RO)3
其中ROH为醇类,R=CH3,C2H5,等;
第二步,三烷氧基硅烷同氯丙烯进行加成。
HSi(RO)3+ClCH2CHCH2=ClCH2CH2CH2Si(RO)3
其中ROH为醇类,R=CH3,C2H5,等。
大多数生产厂家采用三步法,该方法工艺比较成熟,整个工艺分两个部分完成,前一个部分生产三氯氢硅单体,后一个部分再用三氯氢硅单体生产硅烷偶联剂。但后一个部分在用醇对氯丙基三氯硅烷和四氯化硅进行酯化时,会产生的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一般厂家都没有循环利用,而是直接排放,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也有厂家用碱中和处理后排放,但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两步法为较理想的合成路线,但该工艺路线的工艺极不成熟,产品收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所以还没有广泛应用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三步法生产硅烷偶联剂原材料成本过高,大量副产物氯化氢气体没有循环利用,污染环境问题的一种循环生产硅烷偶联剂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本发明一种循环生产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用生产硅烷偶联剂所得的副产物氯化氢气体和硅粉作原料,铜粉做催化剂,在流化床中加热反应生成三氯氢硅;
第二步:将三氯氢硅和氯丙烯进行硅氢加成,得到氯丙基三氯硅烷和四氯化硅;
第三步:将氯丙基三氯硅烷用醇进行负压酯化,得到硅烷偶联剂氯丙基三烷氧基硅烷,还有大量的副产物氯化氢;将四氯化硅用醇进行负压酯化,得到四烷氧基硅烷,还有大量的副产物氯化氢;
第四步:将副产物氯化氢进行水洗,干燥后压入含有硅粉的流化床,在铜粉催化下重新反应生成三氯氢硅,形成偶联剂生产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诱导家蚕产生抗菌肽的方法
- 下一篇:单元式膜与生物分解的移动污水处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