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需求模型的软件特性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1837.6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曙;袁梦霆;吴怀广;毋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严彦;冯卫平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需求 模型 软件 特性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系统需求模型的软件特性检测方法,所述系统需求模型由系统内所有视点的视点行为模型构成,视点行为模型由视点内的所有场景行为模型构成,场景行为模型由场景内所有有效行为根据行为间关系联结成,其特征是:对系统需求模型进行视点一致性检测和行为有效性验证;所述视点一致性检测通过将视点行为模型的行为模型表达式转换为动态操作语义模型表达式,判断两个视点的视点行为模型是否观察等价来实现;所述行为有效性验证实现方式为,将系统需求模型转换为等价的动态操作语义模型,将与行为有效性有关的软件特性表示为时序逻辑公式,根据动态操作语义模型和时序逻辑公式进行自动检测得到行为有效性验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视点一致性检测的具体方式为,系统需求模型中若有两个视点出现重叠,设两个视点的视点行为模型的行为模型表达式分别为T1,T2,视点内动作集合分别为A1,A2,令A=A1∩A2,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1,忽略行为模型表达式中的数据,获取T1与T2动作对应的动态操作语义模型表达式S1与S2;
步骤1.2,将S1与S2的动作中不属于A的动作全部修改为τ,得到S1′与S2′;其中τ表示内部的不可见动作;
步骤1.3,如果S1′与S2′是观察等价的,那么T1与T2是一致的,这两个视点一致;如果S1′与S2′不是观察等价的,那么T1与T2不是一致的,这两个视点不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系统行为有效性检测的具体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确定系统需求模型中的条件表达式的真值;
步骤2.2,将系统行为模型转换为等价的动态操作语义模型;
步骤2.3,时序演算,获取用时序逻辑公式描述的行为有效性表达式,
步骤2.4,将步骤2.2所得动态操作语义模型和步骤2.3所得行为有效性表达式代入到动态操作语义模型检测工具中进行自动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建立软件需求模型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操作语义模型为通信演算系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8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判断网页类型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现场总线的多功能测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