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缩增阻式锚杆预应力控制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2023.4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缩增阻式锚杆 预应力 控制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加固、岩石隧道、巷道和硐室支护锚杆安装过程的预应力控制与运行后期的可缩增阻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可缩增阻式锚杆预应力控制部件,也可用于其它岩土工程(如岩质边坡)锚杆支护结构的预应力控制与锚杆端部可缩增阻,提高岩石锚杆后期的支护应力,又增加了锚杆的在工作状态中的延伸率。需与高强预应力岩石锚杆配套使用。
技术背景
随着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增大、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矿井深部巷道围岩支护的难度加大。巷道开挖后,由于应力重分布导致洞周应力集中,巷道自由面一侧应力减为零,围岩由开挖前的三向应力状态转化为二向应力状态,开挖扰动区内的围岩受到的压剪应力超过其长期强度,如不及时有效地支护,围岩很快由表及里发生破裂失稳。
因此,要维护巷道的稳定,首先必须在巷道开挖后尽快恢复和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将巷道开挖后因二次应力调整形成的二向应力状态恢复到三向应力状态。改善和恢复应力状态的措施越及时越有利于围岩稳定;巷道自由面上的压应力恢复得越高,越有利于围岩稳定。这就要求巷道开挖后必须立即支护,而且初期支护力(预应力)必须达到足够的量值。对深度在800~1000米左右的岩石巷道,即使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其竖向原岩应力也高达20~30MPa,在煤系地层中一般都赋存了很高的构造应力,以致于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均远高于岩体自重引起的原岩应力,而且水平地应力通常是垂直地应力的1.25~2.5倍。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对煤矿深部岩石巷道而言,要想取得充分有效的支护效果,必须使锚杆预应力达到80kN以上。然而现场用的锚杆常因施工时预应力偏低和不均衡,达不到预期的围岩支护加固效果。由于岩石材料本身具有的应力松弛特性和围岩整体位移逐步由围岩表面向深处发展两方面的原因,锚杆的锚固力在达到峰值以后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可缩增阻式锚杆预应力控制部件,通过套筒上所铣小槽的深度的不同来调节初始预应力的大小,对预应力锚杆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该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可缩增阻式锚杆预应力控制部件,它包括预应力标示楔块、套筒、螺母,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标示楔块放置在套筒内,通过小凸台将预应力标示楔块和套筒连接成为一整体,预应力标示楔块的四个侧边带弧度的中空方台,套筒为四角铣有小槽的一方形桶状结构体,预应力标示楔块小的一端套入套筒内。螺母、减摩垫圈、预应力标示楔块、套筒、减摩垫圈、托板依次套装在锚杆杆体上,托板与岩面密贴。螺母与锚杆通过丝扣连接,预应力标示楔块、套筒、托板串装在锚杆上。预应力标示楔块上有反映锚杆初次安装时预应力大小的刻度线;当预应力达到设计值时,预应力标示楔块楔入套筒一定深度,随着锚杆的受力,带动螺帽挤压预应力标示楔块,套筒阻止预应力标示楔块楔入使锚杆受力,依靠套筒材料自身的弹性避免了锚杆锚尾螺纹退丝造成的锚杆的预应力损失。锚杆安装过程中所承受的预应力大小,既可以按照设计值通过套筒上铣的小槽的深度的不同来对调整预应力的大小,铣的槽浅则需要的初始预应力值高,可用于检验锚杆的施工质量,同时随着锚杆受力的增加,预应力标示楔块楔入的深度增加,套筒则从铣的小槽处开裂,楔入深度增加,起到了增阻的作用,也弥补了因锚杆杆体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低的不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可缩增阻式锚杆预应力控制部件,该结构在锚杆施工初期可检验锚杆施工后的预应力是否达到设计值;同时随着围岩变形锚杆受力螺帽挤压楔块楔入套筒,依靠套筒自身的材料弹性反作用于楔块,推螺帽使锚杆受力,随着锚杆受力的增加,楔块胀破套筒,套筒从铣有小槽处开裂,阻力增大,起到增阻延伸的作用。锚杆安装过程中所承受的预应力大小,可以通过铣的小槽深度来实现设计的预应力值。现有的锚尾大部分都是直接拧螺母,这样在锚杆受力变形和掘进爆破的影响下,螺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丝现象,锚杆的锚固力下降,达不到设计值,严重影响锚杆的正常使用和锚杆主动支护作用的发挥。采用本发明在现场测试表明,锚杆锚固力持续增长,没有出现现有锚杆锚固力先下降后慢慢增长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缩增阻式锚杆预应力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缩增阻式锚杆预应力控制部件与锚杆配套使用示意图
其中:1-预应力标示楔块、2-套筒、3-小槽、4-螺母、5-锚杆、6-托板、7-减摩垫片、8-减摩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