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致伸缩式微动夹钳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2459.3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卢全国;陈定方;赵亚鹏;陶孟仑;甄玉云;刘德辉;习俊梅;陶珍;曹清华;唐刚;江晓阳;陈沛;何升帆;梁文德;程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81B5/00 | 分类号: | B81B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 锋 |
地址: | 330099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式微 夹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钳,特别是微动夹钳。
背景技术
微机电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能够在亚毫米级、微米级空间进行操作的微执行机构。微动夹钳是微执行机构中的重要执行器件,可用于完成微小物体的夹持、移动和组装等动作,在微装配、微操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微动夹钳按其驱动方式分类,主要有以下一些种类:
1、静电驱动微夹钳
文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1994,Vol.1:820-825]介绍了一种典型的静电驱动的微夹钳,由两个平行平板产生静电力,由集静电驱动器、弹性梁和两个钳臂于一体的两个多晶硅板展开构成微夹钳,该夹钳初始钳口距离为100um,闭合微夹钳的延迟时间为50us,夹持力为50uN,施加电压50v-100V。
静电驱动微夹钳的缺陷在于:由于静电力随平行板之间距离增大而变小,因此钳口位移小,输出夹持力小,不易于控制。
2、热驱动微夹钳
文献[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2004,14:969-974]介绍的微夹钳采用高聚物SUS胶作为基体材料,硅作为牺牲层,铂作为电极热驱动材料。由于细臂和粗臂在受热时产生的变形不相同从而驱动微夹钳运动。这种微夹钳在驱动电压5V时会产生50mW的最大功率。当夹持电压达到10V时,可以产生110um的夹持端位移。
热驱动微夹钳的缺陷在于:由于电热驱动部分的制造工艺复杂,且电热驱动的响应频率低。
3、压电驱动微动夹钳
压电材料在施加电场的情况下能产生位移输出,压电驱动器则为柔性钳体提供位移。这类微夹钳的驱动部分多用压电块或压电叠堆提供。文献[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45(2):210-214]介绍了一种由压电陶瓷驱动的微夹钳,当压电陶瓷输入电压为80v时,钳口的最大位移为110um。
压电驱动微动夹钳的缺陷在于:钳口位移小,驱动电压高。
4、形状记忆合金微夹钳
与压电材料相似,形状记忆合金也是一种功能材料,有两种不同的金属相,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地存在。经过一定的热处理和记忆训练后,对原有的形状具有记忆能力。利用这种记忆功能,可实现对微小物体的夹取、释放。
形状记忆合金微夹钳的缺陷在于:由于其形变成阶跃性变化,灵敏性差。
综上所述,目前的微动夹钳在夹持范围、夹持力、响应速度、精度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现有的微动夹钳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致伸缩式微动夹钳,该微动夹钳夹持范围大、夹持力大、响应速度快、精度易控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磁致伸缩式微动夹钳,它包括上颚、下颚,上颚和下颚的前端设有钳口;微动夹钳还包括上悬臂、下悬臂、连接臂、超磁致伸缩材料棒、用于为超磁致伸缩材料棒提供磁场的电磁线圈;上悬臂和下悬臂通过连接臂连接,上颚和下颚的末端与上悬臂的一端连接,下颚与上悬臂之间设有供下颚向上颚方向转动的柔性铰链;超磁致伸缩材料棒顶在下颚与下悬臂之间;
下颚、上悬臂、下悬臂、连接臂由导磁材料制成;
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在超磁致伸缩材料棒上。
上述方案中,上颚、下颚、上悬臂、下悬臂、连接臂为一整体。
上述方案中,柔性铰链包括两个切口和两个切口之间的柔性轴;其中一个切口为上颚和下颚之间的开口,另一个切口将下颚的下边缘和上悬臂的下边缘分开。
上述方案中,所述切口的末端为圆形通孔。
上述方案中,上颚、下颚、上悬臂、下悬臂、连接臂由一板体切割而成。
本发明微动夹钳的工作原理为:下颚、上悬臂、下悬臂、连接臂由导磁材料制成,超磁致伸缩材料棒顶在下颚与下悬臂之间,下颚、上悬臂、连接臂、下悬臂、超磁致伸缩材料棒形成一个磁回路。给电磁线圈通入可控电流时,产生驱动磁场,使超磁致伸缩材料棒产生伸缩形变,即可推动下颚绕柔性铰链向上颚方向转动,钳口收拢,从而实现对微小物体的夹持。
本发明微动夹钳采用杠杆机构,超磁致伸缩材料棒顶在下颚与下悬臂之间,可以对输出位移量进行放大,并且在钳口端得到适当的夹持力,充分发挥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性能。另外,使超磁致伸缩材料棒的作用点远离钳口处,为微动夹钳的工作端提供了简洁良好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