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十二面体地图投影生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2655.0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李云翔;朱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9/00 | 分类号: | G09B29/0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严彦;冯卫平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二 地图投影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图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正十二面体地图投影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地球这类球体曲面的地理信息,常见方法是通过地图投影得到平面地图。
例如地球地图投影,就是建立投影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x,y)或极坐标(ρ,δ)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B和经度L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f1、f2。用数学式表达这种关系,就是
或极坐标形式:
传统的地图投影面一般为平面或者可展曲面,如方位投影的平面,圆柱投影的圆柱面和圆锥投影的圆锥面。尽管随着地图投影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出现伪圆柱,多圆锥等投影,但是投影后的地图仍然为平面地图。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应用的扩展,实体模拟和空间思维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平面投影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地球表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即使把它当作一个椭球或正球体表面,在数学上讲,它也是一种不能展开的曲面。要把这样一个曲面经过地图投影表现在平面上,就会发生裂隙或褶皱。在投影面上,则以经纬度的“拉伸”或“压缩”来成为一幅完整的地图。传统的投影方法只能保证某一方面如角度、长度、面积或者某一区域有较小的变形,不能保证整幅图有较均匀的变形。因此,给实际应用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是误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正十二面体地图投影生成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正十二面体地图投影生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定位球面地图投影到正十二面体的位置关系;
步骤2,提取原始地理数据,根据步骤1所得地图投影到正十二面体的位置关系,得到正十二面体每个顶点的相应地理位置;根据顶点确定正十二面体各条棱,同一个面内的五条棱封闭成一个五边形;
步骤3,将原始地理数据逐面投影到正十二面体上;
步骤4,对步骤3所得结果去除五边形以外的部分,输出得到十二幅五边形地图;
步骤5,将十二幅五边形地图拼接成正十二面体。
而且,将地球正球体表面地图投影到正十二面体。
而且,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使正十二面体的一个顶点与地球正球体北极重合,与该顶点对称的另一顶点与地球正球体南极重合;
步骤1.2,选取一块用户感兴趣区域,在地球表面上选择距离该区域几何中心最近的经线的投影作为该区域所在五边形的中央经线。
而且,原始地理数据采用全球范围的ESR ArcGIS地图图层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