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炉炉墙浇注料工字钢支模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2749.8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鲍黎明;王青春;谢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81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浇注 工字钢 支模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炉炉墙浇注料工字钢支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往炉墙浇注料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普通脚手架支模,脚手架横向支撑于两侧墙之间或横向支撑于支撑梁上,浇注料施工时人的操作空间较小,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胀模现象,拆模后浇注料表面平整度不够理想,经常超出规范要求。模板拆除时炉膛内比较混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且炉墙施工时其他工序工作(如支撑梁包扎、炉底砌筑等)无法同时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炉炉墙浇注料工字钢支模的方法,以避免浇注料施工时胀模,提高拆模后浇注料表面平整度及观感,使其他工序作业可同步穿插进行施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在加热炉炉墙浇注料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支模设施是以工字钢加钢模板为主,以建筑钢管为辅。其中:工字钢有多根,它们布置在加热炉烧嘴的内侧,并且,它们的下部焊接在加热炉炉底的钢板上,它们的上部通过第一角钢焊接在加热炉上部钢结构圈梁上,它们的外侧部焊接有第二角钢及挂耳;多根均匀分布的加热炉支撑梁,其下部安装固定在加热炉炉底钢结构圈梁上,其顶部和第二角钢共同支撑建筑钢管;在三角架上铺跳板形成施工操作平台,该三角架挂在挂耳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其一.模板支设简单,可避免浇注料施工时胀模;
其二.提高拆模后浇注料表面平整度及观感;
其三.使其他工序作业可同步穿插进行施工,形成流水作业,提高工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是浇注料施工时的炉墙断面图。
图中:1.工字钢;2.建筑钢管;3.三角架;4.吊装孔;5.挂耳;6.加热炉烧嘴;7.加热炉支撑梁;8.第一角钢;9.第二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在炉墙浇注料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支模设施是以工字钢1+钢模板为主,以建筑钢管为辅。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工字钢1、建筑钢管2、三角架3、吊装孔4、挂耳5、第一角钢8和第二角钢9。其中:工字钢1采用16号工字钢,有多根,它们布置在加热炉烧嘴6的内侧,并且,它们的下部焊接在炉底钢板上,它们的上部则通过第一角钢8焊接在上部钢结构圈梁上;各工字钢1以间距为600mm、900mm交替布置。每根工字钢1设有吊装孔4。用铁丝将模板与每个工字钢1之间加以固定。多根均匀分布的加热炉支撑梁7,其下部安装固定在炉底钢结构上,其顶部和第二角钢9共同支撑建筑钢管2。在工字钢1与加热炉支撑梁7之间设有三角架3。模板依然采用50×300×1500mm的钢模板。
在工字钢1的外侧部焊接有第二角钢9及挂耳5,它们都是为搭设操作平台所用。当砌筑(或浇注)高度达到1.2m高时,可将三角架3挂在挂耳5上,在三角架上铺跳板既可形成第一层操作平台;当砌筑(或浇注)高度达到与加热炉支撑梁7的垫块相平的高度时,采用建筑钢管2与焊接在工字钢上的角钢连接,然后将第一层操作平台上的跳板拆除后铺在建筑钢管2上形成第二层操作平台;当砌筑(或浇注)高度达到比加热炉支撑梁7的垫块高度高1.2m时,将第一层三角架3拆除挂到上部挂耳5处,并铺跳板形成第三层操作平台,此操作平台即可满足砌筑(或浇注)到墙顶。
在实际的工程中,挂耳5的高度和数量可根据炉墙和加热炉支撑梁7的高度灵活调整,以满足作业人员施工方便为原则。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炉墙浇注料工字钢支模法,具体是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
第一步,将工字钢1间距为600mm、900mm交替布置,底部焊接在炉底钢板上,上部通过第一角钢8与上部钢结构圈梁焊接牢固。
第二步,当砌筑(或浇注)高度达到1.2m高时,可将三角架3挂在挂耳5上,在三角架上铺跳板既可形成第一层操作平台。
第三步,当砌筑(或浇注)高度达到与加热炉支撑梁7的垫块相平的高度时,采用建筑钢管2与焊接在工字钢上的角钢连接,然后将第一层操作平台上的跳板拆除后铺在建筑钢管2上形成第二层操作平台。
第四步,当砌筑(或浇注)高度达到比加热炉支撑梁7的垫块高度高1.2m时,将第一层三角架3拆除挂到上部挂耳5处,并铺跳板形成第三层操作平台,此操作平台即可满足砌筑(或浇注)到墙顶。实际施工中一般炉墙高度不会达到比加热炉支撑梁7的垫块高度高1.2米的高度,故第三层操作平台一般不需搭设即可满足施工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