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谐振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2966.7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原辉;张哲民;赖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H04J14/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81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谐振腔 波长 转换器 | ||
1、一种基于复合谐振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包括增益介质和分波器件,其特征是增益介质、分波器件和腔面镜组成至少两个共用增益介质的线形谐振腔;或者增益介质、分波器件和分光器通过光纤(13)连接组成至少两个共用增益介质的环形谐振腔;在谐振腔设内置波长λ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谐振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其特征是两个共用增益介质的线形谐振腔包括一个光增益介质(3),两个WDM分波器件(2,4),两个λp谐振腔腔面镜(1,5),两个输入信号光波长λs腔面镜(6,7);第一λp腔面镜(1)、第一WDM分波器件(2)、光增益介质(3)、第二WDM分波器件(4)、第二λp腔面镜(5)构成波长λp的谐振腔;第一λs腔面镜(7)、第一WDM分波器件(2)、光增益介质(3)、第二WDM分波器件(4)、第二λs腔面镜(6)构成了波长λs的谐振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谐振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其特征是两个共用增益介质的环形谐振腔,分波器件采用DWDM器件(8),增益介质采用光放大器(9),分光器采用光环形器(11);DWDM器件(8)输入端口A与光放大器(9)连接,DWDM器件(8)λp输出端B与光环形器(11)的F端连接,光环形器(11)的E端与光放大器(9)连接,构成波长λp的谐振腔;DWDM器件(8)λs输出端C与光环形器(11)的D端连接,构成波长λs的谐振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谐振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其特征是两个共用增益介质的环形谐振腔,包括两个DWDM器件(14,15),一个光放大器(9),和一个光隔离器(16);第一DWDM器件(14)的输入端A与光放大器(9)连接,第二DWDM器件(15)的输入端A连接光隔离器(16),光隔离器(16)与光放大器(9)连接,第一DWDM器件(14)λp输出端B与第二DWDM器件(15)λp输出端B连接,构成波长λp的谐振腔,第一DWDM器件(14)λs输出端C与第二DWDM器件(15)λs输出端C连接,构成波长λs的谐振腔。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谐振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其特征是在λp的谐振腔接入1×2宽带光纤耦合器(10),在λs的谐振腔接入2×2宽带光纤耦合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9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挥发性化学物质捕获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投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