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栓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3256.6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韩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昌志 |
主分类号: | A61K9/02 | 分类号: | A61K9/02;A61J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30湖北省武汉市硚***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栓剂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中空栓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空栓是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人发明的一种栓剂新剂型,近年来国内研究报道甚多,中空栓改变栓剂制造时将药物与融化的基质混合制栓的模式,而是将基质制成中空的栓,然后将药物灌注入基质中的中空孔中,用相同的基质封口,即可制得各种不同药物的中空栓。
目前,国内、国外制备中空栓的方法都是采用模具制备的手工方法,与模具制备普通栓相比,中空栓更麻烦,工序更多,如制备中空、灌药、封口等工序都是普通栓所不需要的工序,而且手工制备中空栓质量难以保证,这就限制了中空栓的发展,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药物稳定性好的中空栓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能很快为人类的防病治病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中空栓制造过程中存在的依靠模具、依靠手工操作的落后状态,提出一种中空栓的生产方法,使中空栓的制造实现机械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栓剂灌注机将融化的基质灌注入栓剂壳囊腔中;冷却凝固后,用钻孔设备和钻头沿每个栓剂壳口向基质中钻孔;然后向孔中灌注定量的药物;用同样的融化基质封堵孔口;最后再将栓剂壳口热压封口,即得含药的中空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钻头为异形钻头,由上下两节同轴的且连为一体的钻杆构成,上钻杆的直径与栓剂壳口相同,下钻杆直径和长度与中空栓基质中所钻孔的直径和长度匹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向基质中钻孔工序可以采用至少两个并排排列的钻头同时钻孔,每个钻头分别对应一个栓剂壳中的囊腔。也可以采用一个钻头钻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基质为脂溶性基质或水溶性基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栓剂壳的材料可以采用PVC、PVC/PE或铝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栓剂壳的每个囊腔中的中空栓可以为鱼雷形、子弹头形或鸭嘴形。
利用本发明所述中空栓的生产方法能保证中空栓的质量,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中空栓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栓剂壳示意图;
图2是向栓剂壳中灌入定量基质后示意图;
图3是钻孔后栓剂壳示意图;
图4是灌药后栓剂壳示意图;
图5是用融化基质封堵栓剂壳孔口后示意图;
图6是将栓剂壳口热压封口后示意图;
图7是钻头示意图。
在图中,1-栓剂壳,2-基质,3-栓剂壳口,4-药物,5-堵头,6-栓剂壳口封口处,7-囊腔,8-上钻杆,9-下钻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中空栓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灌注:利用现有栓剂灌注机和栓剂壳1,将融化的脂溶性基质或水溶性基质灌注入栓剂壳的每个囊腔7中,见图1、图2;
(2)、钻孔:冷却凝固后,用现有钻孔设备和异形钻头沿每个栓剂壳口3处向基质2中钻孔,也可以用多轴器将两个以上钻头并排排列同时钻孔。见图3。
所述异形钻头由上下两节同轴的且连为一体的钻杆构成,上钻杆8的直径与栓剂壳口3相同,下钻杆9直径和长度与中空栓基质2中所钻孔的直径和长度匹配。该异形钻头钻孔时,基质沿钻头的麻花形排屑槽中排出,由于上钻杆的直径与栓剂壳口相同,因此,可以防止基质附留在栓剂壳开口处,影响后续热封工序,见图7;
(3)、添药:向孔中灌注定量的药物4,见图4;
(4)、堵口:用同样的融化基质封堵孔口,在孔口处形成堵头5,见图5;
(4)、封口:最后再将栓剂壳口利用热压封口,见图6中的栓剂壳口封口处6,即得已内包的中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昌志,未经韩昌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3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
- 下一篇:一种具有磁疗效果的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