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氮、硫非调质钢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3354.X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忠;陈庆丰;熊玉彰;邱文涛;韦泽洪;郭元奎;李献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72;C21C7/076;B22D11/22;B22D11/11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辉 |
地址: | 430081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非调质钢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的生产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含氮、硫非调质钢的生产方法。
非调质钢中添加的N(0.0100~0.0200%)与微量合金元素V、Ti和Nb等结合,通过控制轧制或锻制、控温冷却,在基体中弥散析出(V、Ti、Nb)N等强化相,使之在轧制或锻制后不经调质处理,即可获得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达到的力学性能。另外,为了提高非调质钢的切削加工性能,一般要向钢中加入一定量的S(0.050~0.100%)。钢中硫主要以MnS、FeS的形式存在钢中,由于MnS夹杂物割断了基体的连续性和应力集中源作用而使车屑易断,润滑作用使刀具的磨损减小,从而改善了钢材的切削性能。
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及其非调质钢的广泛应用,因此对非调质钢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国内外冶金行业研究的热点。例如,开发钒氮非调质钢时,在钢包前期加入固氮合金元素V、Cr、Mn,提高精炼温度及增加钢包精炼吹氮时间,可快速增加钢中氮含量。首钢总公司开发了一种含硫易切削非调质钢的生产方法,钢包炉精炼渣系采用碱度小于2的低碱度预熔渣系,精炼后期采用喂硫线微调成分工艺,稳定控制钢中S含量为0.040-0.060%。连铸二冷采用弱冷(比水量:0.5~0.75L/kg),结晶器采用电磁搅拌(电流:800A,频率:5HZ)。而在生产40MnV非调质钢的生产工艺中,采用在冶炼后期进行充分脱氧,加入一定量的含N合金及Ti-Fe,保证钢中有适量N和Ti,以细化奥氏体晶粒,出钢时根据炉渣情况喂一定的S线,以改善钢的切削性能和提高韧性。
由于N、S在钢中的固溶度受冶炼生产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影响,具含量和收得率不易控制;另外,高N(0.0100~0.0200%)、S(0.050~0.100%)非调质钢在连铸过程中由于氮化物的析出和硫化物的偏析,改变了其塑-脆性转变温度,易在钢中产生裂纹和漏钢。
因此,本发明开发了含N(0.0100~-0.0200%)、S(0.050-~0.100%)非调质钢在精炼过程中的添加工艺,使其含量和回收率得到稳定控制;通过连铸工艺控制,避免了连铸生产过程中的漏钢事故和铸坯裂纹,改善了连铸坯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高N(0.0100~0.0200%)、S(0.050~0.100%)非调质钢的生产工艺的缺陷,提供一种含氮、硫非调质钢的生产方法,它通过精炼过程中的添加N、S工艺,使其含量和回收率得到稳定控制;通过连铸二冷区弱冷工艺控制,避免了连铸生产过程中的漏钢事故和铸坯裂纹,改善了连铸坯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
(1)钢水进入钢包精炼炉后进行底吹氮气;
(2)吹氮结束后向钢包精炼炉吹氩气;
(3)吹氩结束前15分钟检测氮含量;
(4)根据钢中的氮含量加入金属氮化物,控制氮的百分含量为0.0100~0.0200%;
钢包精炼炉中精炼渣采用碱度为1.5~3.0的中碱度的精炼渣,精炼渣的配方为:CaO40~50%,SiO215~20%,Al2O320~25%,MgO5~10%,其它为不可避免的氧化物杂质;
(5)在精炼结束前5~10min,根据钢中的硫含量采用喂丝机向钢中喂硫线,硫线出口高度距离钢水液面50~100mm,控制硫的百分含量为0.050~0.100%;
(6)连铸二冷区采用弱冷冷却、电磁搅拌和正弦振动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二冷区比水量为0.25~0.35L/kg,同时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电流为400~600A,频率为3~6HZ;振动采用正弦振动方式,振幅为2~4mm,负滑动量为2~4mm,负滑动时间为0.20~0.30s。其中吹氮气时,吹氮气压力控制在0.3~0.5MPa,吹氮气时间为10~20min;吹氩气时,吹氩气压力控制在0.15~0.40MPa,吹氩气时间为15~30min;所述的金属氮化物为氮化锰、氮化钒或氮化铬中的一种或多种。精炼渣的碱度优选为3.0。
在本方案中,连铸坯经火焰切割后不经过冷床而直接吊运到缓冷坑进行缓冷,入缓冷坑温度为500~800℃,缓冷时间48~96小时。本发明中所述的碱度为CaO的百分含量与SiO2的百分含量的比值。
本发明提供的高N(0.0100~0.0200%)、S(0.050~0.100%)非调质钢的生产方法与现有的含N、S非调质钢工艺技术相比,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3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色头的压杆辅助结构
- 下一篇:利用含纤维素的废弃植物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