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结肠炎与咳喘病的中药丸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4064.7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争鸣;黑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贺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7 | 分类号: | A61K36/8967;A61P1/00;A61P11/06;A61P11/1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结肠炎 咳喘 中药 丸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制备而成的中药丸剂,特别是一种治疗结肠炎与咳喘病的中药丸剂。
背景技术:
慢性结肠炎多数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过敏、自体免疫等因素而发病的。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排出粘冻、脓血或血便,常伴腹痛、腹胀、里急后重、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部分病人可是暴发性严重腹泻,每日10-30次,粘冻、脓血便、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血、电解质紊乱,甚至肠穿孔昏迷而危及生命。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泄泻”,“痢疾”等范畴。多系脾失健运、湿热蕴结肠道,伤及气血、腑气传导逆乱;多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肝脾不和,运气失健,或肾、脾两虚而致。
目前,患结肠炎病的人数较多,发病后常引起脘腹胀满不适,头痛头晕,困倦乏力,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周身酸痛而引发整体免疫功能低下。甚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咳喘一系列疾病。中国专利公开有许多治疗结肠炎的中药,没有发现对久痢不愈,阴虚型,阴虚湿热型,脾胃阴虚型引起的结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咳喘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专用药,而且中药配伍和所用的药材也不一样,更没有异病同治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而研制一种治疗结肠炎与咳喘病的中药丸剂,它是由以下中药:金银花,鱼腥草,蒲公英,败酱草,生地,玄参,麻 黄,大黄,枇杷叶,川贝,莱菔子,瓜蒌仁,桃仁,杏仁,三七,白芍,石膏,百合经加工而成的中药丸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医理论,脾胃大肠与肺为二脏二腑,二阴二阳,二表二里,四者生理功能关系密切,脾胃大肠与肺四者从生理上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经络联属,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胃受纳运化水谷大肠进一步吸收运用,可把营养供给肺,以维持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反之,肠津亏损,便秘干结不下,则肺气上逆而致咳喘。脾胃大肠有热则可影响肺的宣发功能。因此在治疗肺部疾病上,古人张仲景治喘十法,通降肠腑法治疗胃中邪热与糟粕互结,壅塞不通,则致浊气上干于肺,气不降则用此法。上病下取,釜底抽薪法,以达到结开热泄,肠肺俱降之目的,启后人治喘之思路。涌吐痰实法:脾肠实热宗“其高者因而越之”痰热交结胃脘烦欲呕而不得者。用此法降胃气使肺不为塞,喘而自平。综上所述,从古至今各位医家治疗肺病无不采用从脾胃肠论治。
本发明主治湿浊壅肺,肠失传导之证。湿浊壅肺,故见咳喘,湿浊交争,蒙蔽清阳,阻滞气机,故见胃脘胀满不舒,气机不畅,血行不利则周身酸痛,湿浊之邪,郁而化火,火热上扰心神,故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湿浊阻滞肠腑,则大便黏滞不爽,色如酱油,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皆为湿浊内壅之象。故治宜祛湿化浊,宣肺通腑。本方重用金银花、鱼腥草、蒲公英、败酱草,玄参以祛湿化浊,清热解毒,配以麻黄、枇杷叶、川贝、杏仁,石膏等开宣肺气,因”肺主周身之气机”,气机条达则百病不生。佐以大黄、莱菔子、瓜蒌仁、桃仁等通腑降浊,白芍、生地、百合养阴柔肝安神,以三七条达血分,使气血通达,脏腑和畅,诸药配伍共奏祛湿化浊、宣肺通腑之效。用于治疗湿浊壅肺,肠失传导见咳喘或(和)大便失调之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结肠炎与咳喘病的中药丸剂,它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15-20份,鱼腥草5-15份,蒲公英5-15份,败酱草15-25份,生地3-5份,玄参5-10份,麻黄0.5-3份,大黄5-8份,枇杷叶5-8份,川贝5-15份,莱菔子10-15份,瓜蒌仁5-8份,桃仁6-10份,杏仁10-15份,三七1-3份,白芍5-8份,石膏5-8份,百合5-8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结肠炎与咳喘病的中药丸剂,它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15份,鱼腥草10份,蒲公英10份,败酱草20份,生地3份,玄参6份,麻黄1份,大黄6份,枇杷叶6份,川贝10份,莱菔子10份,瓜蒌仁6份,桃仁8份,杏仁12份,三七2份,白芍6份,石膏6份,百合6份。
一种治疗结肠炎与咳喘病的中药丸剂的生产方法是:将挑选好的上述原料进行筛检,清洗,烘干;遵古炮制上述原料;先将炮制好的原料用粉碎机粉碎,然后过120目筛,再用混合机将过筛后的原料混合,然后用制丸机制成中药丸剂。
按本发明的配方制成的中药丸剂,每丸重5g-6g。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按疗程服用,两周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药理及文献依据是:
金银花: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抗炎。与石膏,生地,蒲公英,黄连合用有解毒、凉血、止痢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贺英,未经黑贺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吸下排式燃气灶具
- 下一篇:一种瓜蒌皮和薤白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