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双层玻璃器皿的口部造型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4222.9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郝身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身峙 |
主分类号: | C03B23/13 | 分类号: | C03B23/13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孟民;宋金鼎 |
地址: | 451400河南省中牟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双层 玻璃器皿 造型 制作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圆形双层玻璃器皿的口部造型的制作方法。
二、技术背景
目前圆形双层玻璃器皿的口部造型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直接焊接后成型和模具控制成型,焊接后成型的口部浑圆厚重,缺乏优美的外观,如暖水瓶的口部,用模具成型时与模具接触和非接触部位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如果用于杯子等常用器皿影响整体美观,模具本身的痕迹难以消除,破坏了玻璃的通透性,由于双层玻璃器皿的层间隙不大,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用模具可以制作单层的口部造型但是很难造出流畅优美的双层的口部形状,因此成型工艺不合理是造成双层玻璃器皿口部不美观的重要原因,也是双层玻璃器皿的销售和使用受到限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双层玻璃杯子诞生十几年了,却无法取得单层玻璃口杯的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被大众接受,那么能否研制出一种流畅优美的双层的口部造型的制作方法呢?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圆形双层玻璃器皿的口部造型的制作方法,可有效解决双层玻璃器皿的口部造型不美观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把要加工的双层玻璃器皿的内外层玻璃管子夹持在旋转设备上,同步旋转,旋转的速度为30-170转/分,加热要焊接的内外层口部,使之变软,粘接在一起后充分融合,加热温度696℃—2400℃,加热时使用排火,保持内层管子或外层管子轴向不动,使外层或内层管子产生沿轴线远离内层或外层管子口部的方向运动,焊缝移动到外杯体上,位置在口部向下0.1-35毫米的范围内,被拉伸部位变薄到原厚度的0.1-0.95倍,拉伸中如果发现有些部位没有充分软化时可以用火焰加热继续软化该部位。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是双层玻璃加工领域内的一个创新。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技术方案给出,本发明加热方法:把要加工的双层玻璃杯子的内外层玻璃管子夹持在旋转设备上,同步旋转,内层管子外径Φ58,厚度2.0毫米,外层管子外径Φ70,厚度2.4毫米,材质为3.3高硼硅玻璃,旋转的速度为30-170转/分,同时加热要焊接的内外层口部,使之变软、手动粘接在一起后充分融合,加热温度696℃-2400℃,加热时使用排火,保持外层或外层管子轴向不动,使内层或外层管子产生沿轴线远离外层或内层管子口部的方向运动,使焊缝移动到外杯体上,位置在口部向下0-35毫米的范围内,被拉伸部位变薄到原厚度的0.1-0.95倍。
实施例1:
把要加工的双层玻璃杯子的内外层玻璃管子夹持在旋转设备上,同步旋转,内层管子外径Φ58,厚度2.0毫米,外层管子外径Φ70,厚度2.4毫米,材质为3.3高硼硅玻璃,旋转的速度为80转/分,同时加热要焊接的内外层口部,使之变软、手动粘接在一起后充分融合,加热温度1100℃,用六头煤气灯头火焰加热,保持外层管子轴向不动,使内层管子产生沿轴线远离外层管子口部的方向运动,焊缝移动到外杯体上,位置在口部向下10毫米的范围内,被拉伸部位变薄到原厚度的0.9倍。
实施例二:
把要加工的双层玻璃杯子的内外层玻璃管子夹持在旋转设备上,同步旋转,内层管子外径Φ58,厚度2.0毫米,外层管子外径Φ70,厚度2.4毫米,材质为3.3高硼硅玻璃,旋转的速度为100转/分,同时加热要焊接的内外层口部,使之变软、手动粘接在一起后充分融合,加热温度1500℃,用燃油鱼尾灯头火焰加热,保持内层管子轴向不动,使外层管子产生沿轴线远离内层管子口部的方向运动,使焊缝移动到外杯体上,具体位置在口部向下22毫米的范围内,被拉伸部位变薄到原厚度的0.7倍。
实施例三:
把要加工的双层玻璃杯子的内外层玻璃管子夹持在旋转设备上,同步旋转,内层管子外径Φ58,厚度2.0毫米,外层管子外径Φ70,厚度2.4毫米,材质为3.3高硼硅玻璃,旋转的速度为150转/分,同时加热要焊接的内外层口部,使之变软、手动粘接在一起后充分融合,加热温度2000℃,用燃烧器火焰加热,使内外层管子同时沿轴线相对运动,产生使内层管子口部远离外层管子的运动,使焊缝移动到外杯体上,位置在口部向下33毫米的范围内,被拉伸部位变薄到原厚度的0.4倍。
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适合批量生产,外观自然流畅,很容易保持玻璃的通透的本质,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身峙,未经郝身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