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缓释牡丹移栽生根剂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4521.2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国安;侯小改;郭香凤;包满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43/38;A01N41/10;A01N37/10;A01P21/00;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71003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牡丹 移栽 生根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根剂及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缓释牡丹移栽生根剂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自然条件下适宜移栽期在每年的9月下旬到十月上旬。由于牡丹的适宜移栽期短,移栽后生根困难,常常造成牡丹移栽后成活率低,缓苗期长,植株生活力弱,限制了牡丹的广泛栽培和观赏价值的提高。开发的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能够促进牡丹移栽后新根形成和生长,可以满足人们对栽种牡丹花的迫切需求。一些生根困难的木本树木、花卉,应用本生根剂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缓释牡丹生根剂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的缓释牡丹生根剂,是由萘乙酸(NAA)50-400mg/L、吲哚丁酸(IBA)200-800mg/L、二甲亚砜0.5-4%、硫酸锌0.01-0.1%、硫酸锰0.01-0.05%、聚乙烯醇(PVA)2-10%复配而成;其中的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的使用方法是:每年的9月上旬到11月上旬,牡丹从苗圃挖出;用自来水冲洗牡丹根部;在牡丹苗种植前,采用喷淋或者蘸根的方法进行根部处理,晾干后,将该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进行稀释;按照生产上的常规要求移栽即可。所述的采用喷淋方法进行根部处理时,该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的浓度为2-4倍;所述的采用蘸根方法进行根部处理时,该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的浓度蘸根稀释3-6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缓释牡丹生根剂对牡丹根部进行处理后,可以延长牡丹移栽的适宜期,生根剂使牡丹移栽后新生根条数、新生根长度分别比对照提高100-300%和100-200%,用于反季节催花牡丹(特别是春节催花)枝、叶、花协调,开花质量和观赏性显著提高。一些生根困难的木本树木、花卉,应用本生根剂也具有非常好缩短缓苗期和加快生长的效果。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是由萘乙酸(NAA)50-200mg/L、吲哚丁酸(IBA)200-400mg/L、二甲亚砜0.5-2%、硫酸锌0.01-0.1%、硫酸锰0.01-0.05%、聚乙烯醇(PVA)2-5%复配而成。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是由萘乙酸(NAA)50mg/L、吲哚丁酸(IBA)200mg/L、二甲亚砜0.5%、硫酸锌0.01%、硫酸锰0.01%、聚乙烯醇(PVA)2%复配而成。
实施例3:
本发明的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是由萘乙酸(NAA)200mg/L、吲哚丁酸(IBA)400mg/L、二甲亚砜2%、硫酸锌0.1%、硫酸锰0.05%、聚乙烯醇(PVA)5%复配而成。
实施例4:
本发明的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是由萘乙酸(NAA)200-400mg/L、吲哚丁酸(IBA)400-800mg/L、二甲亚砜2-4%、硫酸锌0.01-0.1%、硫酸锰0.01-0.05%、聚乙烯醇(PVA)5-10%复配而成。
实施例5:
本发明的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是由萘乙酸(NAA)55-395mg/L、吲哚丁酸(IBA)250-790mg/L、二甲亚砜0.6-3.5%、硫酸锌0.01-0.1%、硫酸锰0.01-0.05%、聚乙烯醇(PVA)2.5-9.5%复配而成。
实施例6:
每年的9月上旬到11月上旬,牡丹从苗圃挖出;用自来水冲洗牡丹根部的泥土;在牡丹苗种植前,采用喷淋的方法进行根部处理;晾干后,将该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进行稀释;按照生产上的常规要求移栽即可。
实施例7:
每年的9月上旬到11月上旬,牡丹从苗圃挖出;用自来水冲洗牡丹根部的泥土;在牡丹苗种植前,采用蘸根的方法进行根部处理;晾干后,将该高效缓释牡丹生根剂进行稀释;按照生产上的常规要求移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