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植物食用油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4619.8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忠;李慧珍;维巍;孔维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德忠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A23L1/29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毋致善 |
地址: | 4531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植物 食用油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食用油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保健植物食用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油脂中的脂肪酸具有很高的热量,很容易引起人体超重、肥胖,造成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然而目前尚未有一种植物食用油的加工方法,能加工出来的植物食用油中的脂肪酸不被人体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食用油加工方法,用这种加工方法生产的植物食用油,其中的脂肪酸不能被人体吸收,且不含有害、有毒的物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植物食用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工序:(1)按植物食用油重量的1-5%的比例,将药性活性碳加入植物油中并充分搅拌,(2)用超滤膜对上述植物食用油液进行过滤,去掉油液中的药用活性碳,(3)按上述纯净植物食用油重量的1-5%的比例,将药用活性碳加入纯净植物食用油中并进行充分搅拌后,制成了不含有有害、有毒物质且不含有不被人体吸收的脂肪酸的保健植物食用油,上述植物食用油可以是芝麻香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或者其他植物果实通过物理压榨法压榨制成的植物食用油。工序(1)前还有用超滤膜对植物食用油过滤去除杂质工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不吸收脂肪酸,因而不会导致人体超重、肥胖和由此引发的疾病的显著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低温压榨法制成的各种植物食用油为原料按以下工艺加工,所用的植物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应低于80℃,确保各种营养成份不会溶于油脂中而保留在植物蛋白内。
(1)用超滤膜对植物食用油过滤,去除油中的杂质;
(2)按植物油重量的1-5%的比例,将药性活性碳加入植物油中并充分搅拌20分钟,使油中的化学物质,有害有毒物质及病原体吸附在活性碳上;
(3)用超滤膜对上述油液进行过滤,去掉油液中的药用活性碳,得到不含有有害有毒物质的纯净植物食用油;
(4)按上述纯净植物食用油重量的1-5%的比例,将药用活性碳加入纯净植物食用油中并进行充分搅拌20-30分钟,使药用活性碳中的碳原子与碳、氢、氧脂肪酸分子结合成二个或者三个碳原子、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脂肪酸分子,这种具有2个或者3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分子不能被人体吸收,制成了含有不被人体吸收的脂肪酸纯净植物食用油,因而这种植物食用油是一种绿色(无害)保健植物食用油;
(5)用超滤膜队上述油液过滤,制成黄五色植物食用油。
使用上述加工方法对不同的植物油加工、制成如保健芝麻香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
取去仁的大茴香,花椒各1000克,生姜末与小茴香各1000克,丁香50克,与芝麻油一同放入锅内加热至200℃,炸出香味儿后离锅,然后用石磨碾成糊状与500公斤香油调匀,通过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滤后的油就可以通过药性碳的处理,处理过后再一次用无极陶瓷膜过滤出来的,就是可用于凉拌调味的五香保健食用芝麻香油。
对本发明保健植物食用方法制成的植物食用油的脂肪酸用龙胆紫染色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脂肪酸分子中的碳原子为2个或者3个,而不再是一个碳原子3。
用本发明的保健植物食用油在五组幼鸡进对比试验,每组幼鸡数为6只,选幼鸡重量均为1500克,喂养时间为二个月:
试验组一:饲料为玉米和碳酸钙粉。
试验组二:在玉米和碳酸钙粉中按100克饲料拌入普通大豆油10mL,喂养。
试验组三:在实验组二的饲料中将普通大豆油改为本发明保健植物食用油加工方法制成的大豆油。
试验组四:在试验组三的饲料中按每组100克饲料加入150mg的二噁英进行喂养。
试验组五:在试验组一的饲料中按100g饲料加入150mg二噁英喂养。
对该组六只实验鸡活检,显微镜下每只鸡的大肠内都发生了癌变。
从以上五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本发明的保健植物食用油的脂肪酸不能被吸收,因而,食用这种植物油不会增加体重;
2、本发明的保健植物食用油还具有排泄致癌物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德忠,未经孔德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