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置吸附剂浮头式吸附床制冷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4660.5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魏新利;孟祥睿;王定标;张军;马新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7/08 | 分类号: | F25B17/08;F25B39/04;F25B3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0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吸附剂 头式 吸附 制冷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制冷单元,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置吸附剂浮头式吸附床制冷单元,属于吸附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吸附制冷技术日益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但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吸附制冷系统工作时,吸附制冷单元被交替加热和冷却,由于吸附制冷单元换热管(面)与壳体的温度和材料不一致,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交变的热应力,易破坏吸附制冷单元管板的连接,并使吸附制冷单元发生泄漏;由实验可知,即使是少量不凝性气体进人吸附制冷单元内部,也将使得吸附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大幅下降;以上暴露出了吸附制冷单元仍旧存在结构设计不科学、不完善的问题。
现有的吸附制冷单元多采用包括吸附床、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三段式结构,虽然能够实现连续制冷,但由于吸附制冷单元采用单根管形式,这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吸附床内传质通道长径比过大,当循环周期较短时,使得远离进口的吸附剂因周围的制冷剂蒸汽少而无法发挥全部作用,而为让该处吸附剂发挥全部作用时,循环时间又将延长,但这将导致吸附制冷单元的制冷功率和COP下降;
2、为保证制冷剂蒸汽通过吸附床时能够全部冷凝,则冷凝器的长度将不能过短;由于吸附床冷凝器采用与吸附床同样的直径,则冷凝器内部空间体积有可能超过一个最佳体积;过大的冷凝器体积将影响系统的制冷性能,因为在系统工作时单元内的制冷剂蒸汽压力是周期性变化的,则在冷凝器中将滞留部分制冷剂蒸汽,该部分制冷剂不但不参与制冷而且还将消耗部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3、由于吸附床是长径比较大的细长管子,在选择吸附剂填充厚度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管内径固定,采用厚度较厚的吸附剂则将导致传热距离增大热阻增加,传质阻力增加,虽然通过采用内翅片增大传热面积,但无法降低传质阻力;采用厚度较薄的吸附剂虽然缩短传热距离减小传热热阻,但将造成吸附床的金属比热容较大,并且吸附床内部的空间较大,造成部分制冷剂蒸汽“滞留”,降到其吸附制冷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适应交变的热应力、结实耐用、无泄漏的外置吸附剂浮头式吸附床制冷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置吸附剂浮头式吸附床制冷单元,包括吸附床、冷凝器和蒸发器,该单元还包括隔热连通密闭体和绝热连通密闭体;所述吸附床包括密闭外壳和至少两根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设置在所述密闭外壳内,所述金属管的两端部伸出所述密闭外壳上端,所述金属管位于所述密闭外壳内的外管壁固化有吸附剂,所述金属管之间设置传质通道;所述冷凝器由至少两根外翅片管构成,所述蒸发器由至少一根外翅片管构成;其中,所述吸附床的密闭外壳下端连通所述隔热连通密闭体的上端,所述隔热连通密闭体的下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外翅片管上端,所述冷凝器的外翅片管下端连通所述绝热连通密闭体的上端,所述绝热连通密闭体的下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外翅片管上端,所述蒸发器的外翅片管下端密闭。
基于上述,所述隔热连通密闭体是中部具有收缩过渡段的筒状密闭体。
基于上述,所述绝热连通密闭体是中部具有收缩过渡段的筒状密闭体。
基于上述,所述吸附床包括三根呈U型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是薄壁不锈钢管;所述薄壁不锈钢管外径为6mm~15mm。
基于上述,所述冷凝器由四根外翅片管构成。
基于上述,所述蒸发器由四根外翅片管构成,所述蒸发器的外翅片管内壁衬有一层毛细材料。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该外置吸附剂浮头式吸附床制冷单元结构设计科学、完善,具有很强的适应交变热应力的能力,结实耐用,运行中无泄漏,保障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图1为本发明所述外置吸附剂浮头式吸附床制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吸附床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外置吸附剂浮头式吸附床制冷单元10,包括依次连通的吸附床、隔热连通密闭体17、冷凝器13、绝热连通密闭体19和蒸发器14;
所述吸附床包括密闭外壳25和三根呈U型的薄壁不锈钢管21,所述薄壁不锈钢管21的管外径为6mm~15mm,所述薄壁不锈钢管21设置在所述密闭外壳内,所述薄壁不锈钢管21的两端部伸出所述密闭外壳25上端,所述薄壁不锈钢管21之间设置传质通道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件事务提交次序和冲突管理
- 下一篇:全涤纶超细纤维珊瑚绒面料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