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净化空气的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5216.5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6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风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风岗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3/28;F24F13/02;F24F1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净化 空气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温度调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净化空气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器多以氟里昂和溴化锂为制冷介质,其设备造价高,运行耗电量大,维修保养麻烦,污染环境,用空调制冷或制热,成本高,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冬季在不能集中供暖的地区,用空调或电暖气取暖,存在同样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97105385.5公开了一种采用地下水制冷的空调系统,包括抽水井、抽水泵、送水管、空调散温器、回水管和回水井;抽水井和回水井为插入地下(直至地下水)的管道构成,抽水井的管口与抽水泵、送水管、空调散温器、回水管、回水井顺序连接,与地下水形成通路,抽取的地下水送入空调散温器中,出来的温水通过回水管回到回水井。这种采用地下水制冷的空调系统存在一些问题,耗能大,利用空调散温器进行一次降温,降温效果不能保证,且空气没有经过过滤和消毒,不能给室内提供新鲜空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地下水,节能,无污染,使用成本低,温度调节快,能有效净化室内空气的节能净化空气的空调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是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净化空气的空调系统,包括水井1,水泵3和风机10,其中,水泵3的输入端与水井1相连,水泵3的输出端接管道6,管道6的另一端在交换室7内,交换室7内的管道6上设置有至少一片散热片5,散热片5与管道6相通,散热片5一侧的管道6上有出水眼,管道6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窗8,风机10通过出风管与交换室7连接,风机10的另一端与出风管相连,出风管的一端深入到空井11中,出风管的底部密封,出风管上设置有空气调节阀2,送风管道14与出风管相连,送风管道14的一端深入到出风管中,送风管道14上有小孔,交换室7上设置有进风口4,另一水井9通过管道与交换室7相通。
进一步,所述过滤窗8是由二层以上过滤层组成。
进一步,所述散热片5为两片。
进一步,所述空气调节阀2和空井11为四组。
进一步,所述送风管道14上设置有消毒装置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地下水循环来调节室内温度,有净化空气的功能。交换室的管道上开有出水眼,水从出水眼喷洒到交换室内,从进风口进入交换室内的空气在水的作用下第一次过滤和加湿;在风机通过出风管把交换室内的空气抽出前经过滤窗进行第二次过滤;在出风口处设置一个消毒装置,进行消毒,经过二次过滤和一次消消毒后的湿度适合的新鲜空气被送入室内。
本发明采用二次调节温度的结构,温度调节的更快,更有效。第一次热交换是在交换室内进行的,进入交换室的空气与散热片有热交换,进行第一次升温或降温;在空气从风机抽出后进入出风管,在空井内进行第二次升温或降温,经两次升温或降温后的空气温度已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保持在15℃~28℃左右。
本发明的第一次热交换在交换室内进行,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交换室,水从水井抽出后经管道喷洒到交换室,交换室内的水又流入另一水井中,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又因交换室在地面以下,不会污染水资源。第二次热交换利用空井进行,因为距地面20m以下为恒温地层,地下20m左右的空井内温度保持在16℃左右,可以利用空井进行热交换。避免了利用井水进行热交换时,在水层较深的地区,钻至几十米深才能出水,耗能较大的缺点,本发明采用的设计无污染,耗能小。
本发明适用于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住户家用,也适用于小区、办公楼及别墅使用,在一年中均可使用。本发明施工简单,维护费用低,无污染,能显著降低使用成本,耗能小。
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风岗,未经张风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外高空光缆熔结工作台
- 下一篇:光纤传感主动红外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