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夯实机构的充填支护液压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5617.0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锋;夏亮;邵天旗;郭振宇;郭海伟;燕燕;刘伟;程凯;谢战洪;梁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F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夯实 机构 充填 支护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设备,特别涉及在采煤工作面的采空区进行充填、支护作业的液压支架,具体说是一种带夯实机构的充填支护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综采设备成熟,采煤工艺日趋完善,随着能源的紧缺,我国煤炭开采步伐的日益加快,很多矿井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而一些蕴藏在建筑物、道路以及水体下面被认为不宜于开采的煤层,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国内一般通过采用条带开采、搬迁村庄、充填开采等多种技术措施来解决“三下”的压煤问题,提高煤炭采出率。但是随着村庄搬迁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充填开采技术的优势明显体现出来,并已逐渐形成蓬勃发展之势。现有的充填技术大多采用注水、注泥浆及填充矸石等方法来充填采空区。注水和注泥浆都要受到当地具体地质条件的限制,在中原地区,填石法的采用比较普遍,其缺点是在进行填充时除了需要支护设备外,还需提供专门的运输设备以及夯实机械,因此投资很大、作业程序比较复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充填矸石液压支架”(申请日2005年5月30日,申请号200510043629.5,公开号CN 1873188A,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充填研石液压支架,在尾梁下方悬挂矸石输送机,用于输送充填的矸石,但该技术方案中没有夯实机械,当矸石由运输机充填后还需要夯实机械对矸石夯实。中国发明专利“充填开采液压支架”(申请日2007年2月6日,申请号200720034249.X,授权公告号CN201007216Y)公开了一种充填开采一体化液压支架,该支架在矸石输送机下方设有倾斜铰接在底座上的可伸缩的夯实千斤顶,千斤顶头部设有铲板,中部设有铰接在底座上的调节千斤顶,不仅可以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支护,还可以实现对采空区的充填。但是该液压支架中的夯实千斤顶只能在铲板作用下做单一的推压动作,对矸石夯实作用不够好,而且靠近支架底座的矸石不能被夯实,只有移动支架后才能对近处的矸石夯实;同时,该技术方案中,矸石输送机直接与悬挂在顶梁上,不便于调节矸石输送机位置和输送路径,充填过程中会频繁地移动支架,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夯实机构的充填支护液压支架,所述的这种带夯实机构的充填支护液压支架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填夯实液压支架需要频繁移动支架才能有效地底座尾部的矸石进行夯实、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充填支护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支撑顶梁的立柱,设在顶梁尾部的尾梁,铰接于尾梁和顶梁之间的尾梁千斤顶,托板,四连杆机构,托板溜槽悬挂在尾梁之下,溜槽槽板上开有卸料充填的落料孔,位于底座后端、托板下方设有夯实机构,立柱与四连杆机构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梁和底座相连接,其中,该夯实机构由可以上下转动做夯实运动的摆动夯实机构和可以顺着底座长度方向前后伸缩做横向夯实运动的横向夯实机构构成。
在夯实机构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挡矸座,挡矸座的前端与底座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摆动夯实机构包括摆梁、摆梁千斤顶、夯矸梁和夯矸梁千斤顶,摆梁的前端与挡矸座相铰接,夯矸梁从摆梁的后端套装在摆梁内腔;摆梁千斤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摆梁和挡矸座相连接;夯矸梁千斤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摆梁和夯矸梁相连接,横向夯实机构由横向夯矸梁和横向夯矸梁千斤顶构成,横向夯矸梁以抽屉式内嵌设于挡矸座内,横向夯矸梁千斤顶一端铰接于挡矸座上,另一端与横向夯矸梁相连接。
所述立柱为前面两根、后面一根呈倒三角形式设置,前面两根立柱以底座轴线对称地设于底座和顶梁的两侧,前面两根立柱的上端铰接于顶梁中前部,后面一根立柱下端铰接于底座轴线上,其上端与顶梁后端铰接,四连杆机构位于前、后立柱之间,四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前连杆和后连杆,上连杆的上端与顶梁相连接,上连杆的下部分别与前连杆和后连杆的顶端相连接,前、后连杆的下端分别与底座相铰接。
所述上连杆为下部开叉的箱体结构,上连杆整体呈倒U形,其上端铰接在顶梁上,前连杆和后连杆分别为独立的箱体结构,上连杆的两个分支的下端分别于前连杆和后连杆的上端铰接,前、后连杆的下端分别与底座相铰接,后面一根立柱从上连杆两个分支之间穿过。
U形上连杆上开设有天窗。
在顶梁前端还设置有护帮和护帮千斤顶,护帮后端与顶梁前端相铰接,护帮千斤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护帮和顶梁相铰接。
在底座上还设置有推移框架和推移千斤顶,推移框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耳,推移框架的后端通过推移千斤顶与底座相连接。
在尾梁和托板之间设有托板千斤顶,托板通过设置在尾梁上的滑槽与尾梁活动连接,托板千斤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尾梁和托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滤清器
- 下一篇:可重复使用的自动泄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