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酞菁铁钴磺酸盐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6469.4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4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晓梅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1/28;C07F15/02;C07F15/00;C07D487/22;C10K1/34;C10L3/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酞菁铁钴磺酸盐 脱硫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酞菁铁钴磺酸盐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 一种氧化脱硫催化剂,可广泛地用于半水煤气、天然气、合成氨原料 气、焦炉气等各种含硫气体地脱硫净化过程,属于精细化工材料制备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式氧化法脱硫是在液相中将气体中的硫化氢等含硫化物去除 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合成氨原料气、焦炉气、煤气等各种 含硫气体地脱硫净化过程。目前,实用的湿式氧化脱硫方法有多种, 具有代表性的催化剂为酞菁钴类,包括酞菁钴的单独使用和酞菁钴与 其它成分的复配物。由于钴的价格的不断升高及对有机硫的脱除效果 尚不理想,因此,开发多金属复合的酞菁类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另外对于现有酞菁钴的合成工艺也需要改进。
中国专利CN1045414公开了一种合成方法,以均苯四甲酸酐、 工业尿素、氯化钴和钼酸铵为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在铁锅 中熔融发泡并成蓝色,再在250度的高温炉中干燥2小时,得到聚酞 菁钴。该工艺制备的催化剂用于脱硫过程,存在着溶解度小、脱硫效 率低的缺欠。
中国专利CN1403459A也公开了采用环丁枫为溶剂和四氯化钛为 催化剂来制备酞菁钴催化剂的工艺,但这种方法存在着反应用溶剂回 收利用的问题,另外其脱硫率需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酞菁铁钴磺酸铵脱硫催化剂,它具有催化活性 高,即能脱有机硫又能脱高硫,脱硫效率高的特点,克服了现有合成 方法溶解度小、脱硫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还公开上述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生产工 艺简单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酞菁铁钴磺酸铵脱硫催化剂的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58H44O18S6N22FeCo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步骤(以下比例为重量份数比): 将(500~1000)份邻苯二甲酸酐与(1500~3000)份发烟硫酸在 (0.5~1.5)份五氧化二钒催化剂作用下,200~240℃进行磺化反应, 反应时间3~10小时,然后用碱性物质中和除去未反应的硫酸,再将 磺化物用氨水进行中和,将所得的中和产物经浓缩过滤得到邻苯二甲 酸酐磺酸铵,将其与尿素、氯化钴、氯化铁按(510~1015)份:(470~950) 份:(27~54)份:(12~23)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在(1.8~3.7)份的 钼酸盐催化剂和230-260℃下经固相合成反应,反应时间3~5小时, 得到目的产物酞菁铁钴磺酸铵,经干燥和粉碎后得到深蓝色的粉末。
上述催化剂的骨架中同时存在着钴和铁两种金属;铁盐和钴盐的 质量比为(4~6):10。所用的钴盐为氯化钴;铁盐为氯化铁或硫酸铁 等
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钼酸盐催化剂为钼酸铵,用量为反应物总重量 的0.1~0.8%。
本发明催化剂经在半水煤气、天然气、合成氨原料气、焦炉气等 脱硫净化过程使用验证,具有如下特点
1)用量少:在浓度30ppm,20℃条件下,催化剂溶液15min 吸氧量为1.6mL/mL,高于其它催化剂的吸氧量。
2)硫容高:在溶液中,随催化剂浓度的提高硫容亦随之增加, 在实际操作条件下,硫容可达0.25-0.4g/L。
3)适用范围广:对被处理气体H2S的含量适应范围广,从1g/m3到数拾g/m3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4)硫磺回收率高;脱硫过程副反应生成率低,硫回收率高, 回收硫磺纯度高。脱硫过程析出的硫磺颗粒通过浮选易分离回收。
5)脱除有机硫能力强:脱有机硫能力可达50-80%.
6)脱硫效率高:气体净化度高,粗脱硫装置可将净化气中H2S 降到50mg/Nm3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晓梅,未经汪晓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6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