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的时间分辨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6965.X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6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袁福宇;牛利;王伟;李风华;李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5 | 分类号: | G01N21/75;G01N33/53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等离子 共振 光谱 时间分辨率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的时间分辨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所用的装置包括激光器(1)、半圆柱型棱镜(2)、金薄膜(3)、双通道光强检测器(4)和样品池(5)构成;其中,半圆柱型棱镜(2)、金薄膜(3)和样品池(5)依次固定连接,样品池(5)与金薄膜(3)接触的一面有开口,以便样品溶液与金薄膜(3)接触;调整激光器(1)的焦距,使激光器(1)的焦距在半圆柱型棱镜(2)的面上;调整双通道光强检测器(4)距离半圆柱型棱镜(2)中心的距离L,使激光器(1)的光斑正好照满双通道光强检测(4),并保证激光器(1)、半圆柱型棱镜(2)、双通道光强检测器(4)和样品池(5)开口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检测灵敏度;所述的双通道光强检测器(4)是间隔为0.1~0.5mm的两片光电池,两片光电池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阳极连接到一起;
以待测物质的最大吸收角度入射的一束非平行光由激光器(1)入射到半圆柱型棱(2)内发生全反射后照射在双通道光强检测器(4)上,双通道光强检测器(4)将检测到的光强值分别记为A1和A2;固定入射角做定角度检测时,随着样品池(5)中化学反应的进行,出射光的角度θ即为表面等离子共振角度发生改变,导致A1和A2都会发生变化,用两个I/V转换器把两片光电池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再用两个AD把转换成的电压转换成数字量来记录A1和A2的差(A1-A2)随时间的变化信息数据,(A1-A2)的正负反映了表面等离子共振角度变化的方向,(A1-A2)的绝对值随时间变化的大小反映了表面等离子共振角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表面等离子共振角度的变化值与光强差比光强和的值(A1-A2)/(A1+A2)成线性关系,表面等离子共振角度θ与(A1-A2)/(A1+A2)的方程式为:
θ=-0.755(A1-A2)/(A1+A2)+65.51;
1)将样品池(5)中通入10m mol/L巯基丙酸溶液在金薄膜(3)上进行结合组装,组装时间为1-5小时,金薄膜(3)与巯基丙酸分子结合达到平衡,然后通入pH=7.0的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冲洗;
2).用20m mol/L[N-乙基-N-(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溶液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对金薄膜(3)上结合的巯基丙酸的羧基进行活化,形成高活性的O-酰基中间体,有利于巯基丙酸的羧基与下一步抗体的氨基结合形成酰胺键,然后通入pH=7.0的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冲洗;
3)通入1mg/mL抗体溶液与金薄膜上的巯基丙酸键合,将抗体结合到金薄膜(3)的表面,然后通入pH=7.0的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冲洗;
4)通入0.2m mol/L的氨基乙酸溶液去活化,减少抗体与巯基丙酸的非特异性键合,然后通入pH=7.0的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冲洗;
5)通入大于0.5μg/mL的抗体相对应小分子的溶液,进行小分子的与其抗体之间特异性识别的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的时间分辨率检测;
6)通过双通道检测器(4)检测到(A1-A2)/(A1+A2)的值,使用公式:
θ=-0.755(A1-A2)/(A1+A2)+65.51
以θ角度值为横坐标,(A1-A2)/(A1+A2)值为纵坐标,最终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度θ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完成了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的时间分辨率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69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