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绝缘体上硅结构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7164.5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东;吕宪义;卢冬;成绍恒;邹广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7/12 | 分类号: | H01L27/12;H01L23/552;H01L21/84;H01L21/762;H01L21/20;H01L2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绝缘体 结构 材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芯片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利用新型绝缘材料来提高半导体器件抗辐射加固性能。
技术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光电子元件、大规模集成电路需要在辐射环境中工作。这些辐射环境包括空间辐射、核爆炸辐射等。由于辐射的影响,电子器件很容易发生故障,严重时甚至会完全失效。现阶段通用的制作抗辐射元件的材料为绝缘体上硅结构材料,即SOI(Silicon-on-Insulation),该材料是在顶层硅和背衬底之间引入了一层二氧化硅(SiO2)埋氧化层。该类器件辐射加固原理与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取得较好的结果。但是以SiO2为绝缘层的SOI结构,在强辐射环境里使用过程中,除了存在与散热、高频、寄生双极晶体管效应、浮体效应等有关的问题外,其抗辐射能力有限,易发生正电荷积累,特别在抗总剂量辐射方面能力有限。而金刚石具有宽带隙,强键能,以及高热导率、高的电子空穴迁移率等优良特性,可用做SOI结构中的绝缘层,从而形成SOD(silicon on diamond)结构。SOD材料在抗辐射性能方面优于目前应用的SOI材料,被认为是新一代的抗辐射“SOI材料”。目前,人们正采取多种手段进一步提高SOD抗辐射能力。但以微米尺寸金刚石为绝缘层的SOD具有加工工艺较复杂,生长时间长,需要抛光和界面态处理,在抗总剂量辐射方面能力也是相对有限的。
与本发明相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专利“含金刚石膜的SOI集成电路芯片材料及其制作工艺”(授权公告号:CN1041119C),所制作的SOD结构是在单晶硅上生长一层SiO2过渡层,微米金刚石膜生长在SiO2之上,且其面积小于SiO2面积,然后在金刚石上熔融再结晶一层多晶硅作为支撑膜。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其中,2为金刚石绝缘层,3为Si表层(单晶硅薄层),4为衬底,是多晶硅材料的衬底,5为SiO2过渡层。这种结构由于存在SiO2和金刚石绝缘层其抗辐射能较传统SOI有很大改善。但是由于该结构包含微米金刚石,其生长厚度不 易控制,生长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较大,熔融再结晶衬底硅比较困难,且其处理单晶硅的方法是通过机械抛光,周期较长,处理过程相对复杂,抛光后单晶硅质量可能变差。另外是由于该结构包含一层SiO2过渡层,在总剂量辐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正电荷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器件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以抗辐射、耐高温、耐高频、强化学稳定性的材料(纳米金刚石、掺氮纳米金刚石、氮化硼(BN))作为SOI中的纳米结构的绝缘层,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抗辐射性能;并设计简单工艺过程,制作出不同纳米材料为绝缘层的SOI结构,用于制作集成电路芯片材料。
新型纳米绝缘层为基础的SOI主要结构包括如下三种:
第1种结构:Si表层→纳米绝缘层→单晶或多晶Si衬底;
第2种结构:Si表层→纳米绝缘层→微米多晶金刚石衬底;
第3种结构:Si表层→纳米绝缘层→微米多晶金刚石膜→单晶或多晶Si衬底。
该结构在传统方案基础上引入纳米绝缘层,绝缘层材料包括纳米尺寸金刚石膜、掺氮金刚石膜或纳米尺寸BN膜,纳米绝缘层有助于提高SOD结构的抗辐射能力。
本发明的纳米绝缘体上硅结构材料的主要结构可叙述如下:
一种纳米绝缘体上硅结构材料,按顺序主要由硅表层3、绝缘层8和衬底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8是纳米材料的绝缘层,纳米材料为纳米金刚石膜、掺氮纳米金刚石膜或纳米氮化硼膜,绝缘层8厚度为0.1~10μm;所述的衬底4为微米多晶金刚石衬底7或单晶或多晶硅衬底6。
上述的纳米绝缘体上硅结构材料,还可以在纳米材料的绝缘层8和单晶或多晶硅衬底4之间有微米多晶金刚石膜层9。
所述的纳米氮化硼膜是立方相氮化硼或/和六角相氮化硼。即构成绝缘层的氮化硼膜,可以是立方氮化硼膜,可以是六角氮化硼膜,还可以是立方的和六角的混合相氮化硼膜。
由于纳米结构的晶界多,正电荷陷阱数量多,将连续辐射引起的电子-空穴 对的正电荷在迁移过程中复合或捕获,阻止其向Si/绝缘层界面聚集,大幅降低界面的正电荷密度,实现SOI抗总剂量辐射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1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