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2-己烯酸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7272.2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文;梁永久;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57/03 | 分类号: | C07C57/03;C07C51/38;B01J31/02;A23L1/226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己烯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E)-2-己烯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E)-2-己烯酸俗称丁烯叉醋酸,具有特殊的油脂香气,是FDA公 布的羧酸类安全食用合成香料,FEMA号为3169,也是中国食品添加 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86附录中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香料,销售的商品英文名称为 trans-2-Hexenoic acid(反-2-己烯酸),其结构式如下:
(E)-2-己烯酸可用于苹果、香蕉、焦糖型香精的调配,同时可用于 具有果香气的食品、饮料和日化产品的香料配制。(E)-2-己烯酸具有甜 润的浆果香气,气味持久,被普遍认为适宜用于调配食用香精。近年 来,由于果香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而市场对(E)-2-己烯酸的需 求旺盛。(E)-2-己烯酸已成为合成香料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文献报导的(E)-2-己烯酸合成方法很多,从目前已有文献报导来 看,主要通过Perkin反应(J.Chem.Soc.1877.31 388)、卤化反应(Org. Syn.1973.53.123-7)和Knovenagel-Dobner反应(Ber.1898.31.2596, Ann.1988.242,265)三种方法合成。其中卤化反应存在着原料不易得、 产率较低的缺点;Perkin反应存在着反应温度高、时间长和产率低的 缺点,利用Perkin反应合成(E)-2-己烯酸的方法已经被淘汰; Knovenagel-Dobner反应应用范围广,对脂肪族和芳香族的醛酮都适 用,能用弱碱或其盐作催化剂,避免了醛酮的自身缩合,操作简单, 产率高于Perkin反应,而几乎所有厂家都是利用Knovenagel-Dobner反 应合成(E)-2-己烯酸。但就(E)-2-己烯酸的合成技术而言,如何减少反 应物聚合、提高产品产率、简化合成工艺,摒弃Knovenagel-Dobner 方法中有毒试剂苯或吡啶的使用,开发(E)-2-己烯酸清洁生产新工艺具 有重要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E)-2-己烯酸的合成方法中反应条件苛 刻、副反应严重、产率低、有毒溶剂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应条件 温和、副反应少、收率高、水相合成(E)-2-己烯酸的环保型新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E)-2-己烯酸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和条件如下:
所述的(E)-2-己烯酸化合物的结构式表示如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E)-2-己烯酸由丙二酸二乙酯与正丁醛在水相中,通 过相转移催化剂,经Knovenagel反应、水解、脱羧合成目标产物(E)-2- 己烯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向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搅拌器的反应器中按10~100∶1.0∶1.0~1.2∶ 0.03~0.1摩尔比例依次加入水、丙二酸二乙酯、正丁醛和催化剂,反应 混合物室温下搅拌9.0~15.0小时,之后升温至40~60℃,继续搅拌4.0~6.0 小时,然后升温到80~90℃,继续搅拌核反应1~3小时,加入质量分数 为5%~20%的碱液,搅拌回流0.5~1.0小时,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5%~20% 的酸液酸化,搅拌回流0.5~1.0小时,停止反应,减压蒸馏,得到(E)-2- 己烯酸。产率视在70~85%之间,详见实施例。
反应中所用的催化剂为:TBAB(四丁基溴化铵)、TEBA(三乙基苄 基氯化铵)、溴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四丁基 氯化铵或苄基三甲基氯化铵;
反应中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
反应中所用的酸为:盐酸或硫酸;
反应中所用溶剂为:水。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E)-2-己烯酸的方法。该方法以 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水相中经Knovenagel反应、水解、脱羧合成 (E)-2-己烯酸。针对已有(E)-2-己烯酸的合成方法中反应条件苛刻、副 反应严重、产率低、有毒试剂使用等问题,使用水做反应介质,实现无 污染的清洁环保生产,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易于工业化。该合成方法副反应少,产率高达75-8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奥美沙坦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钙拮抗剂西尼地平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