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拉延深度双槽模具板料定位、取件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7387.1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伟;冯岩;刘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4/14 | 分类号: | B21D24/14;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拉延 深度 模具 板料 定位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拉延深度双槽模具板料定位、取件控制装置,适用于在自动化压力机生产线中一套模具冲压不同拉延深度两种产品。
背景技术:
汽车生产厂家为提高压力机利用效率,常采用双槽模具,即两种产品在一套模具中实现(如行李箱内板与外板的双槽模具)。由于产品不同其拉延深度自然不同,而压料圈行程受压力机气垫限制必须相同,这就导致初始板料定位状态不一致问题,当气垫位于满足深拉延工位正常行程时,其板料刚好与凸模最高点接触,而此时浅拉延工位板料由于高于凸模最高点,没有支撑,导致中间凹陷,两侧翘起。板料凹陷造成压料面没压料时就已经处于多料状态,无法形成良好的塑性成型,冲压件会形成褶皱缺陷。模具还会因制件褶皱而造成型面压坏需经常补修,无法满足高档汽车产品的制件精度要求。在自动线上还会因两侧翘起造成传感器没有信号,实现不了正常冲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拉延深度双槽模具板料定位、取件控制装置,其增加一个支撑块与气缸连接,将自重产生的高低差补平,实现板料在工作起始状态时保持平整消除凹陷,传感器传出信号实现压力机的正常工作;为保证冲压前气动支撑块工作,冲压时及机械手取件时气动支撑块隐藏,在压料圈上加一个触碰块,底板上加一行程控制阀相互配合控制气动支撑块的顶出与退回。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不同拉延深度双槽模具板料定位、取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拉延深度浅的拉延模凸模中心非产品处加一个支撑块与气缸连接,在压料圈上固定一个触碰块,底板上固定连接一行程控制阀。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其增加一个支撑块与气缸连接,将自重产生的高低差补平,实现板料在工作起始状态时保持平整消除凹陷,传感器传出信号实现压力机的正常工作。为保证冲压前气动支撑块工作,冲压时及机械手取件时气动支撑块隐藏,在压料圈加一个触碰块,底板上加一行程控制阀相互配合控制气动支撑块的顶出与退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上料时支撑块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料圈落下时模具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缸工作连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所示,不同拉延深度双槽模具板料定位、取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拉延深度浅的拉延模凸模中心非产品处加一个支撑块1与气缸2连接,在压料圈上固定一个触碰块3,底板上固定连接一行程控制阀4。
所述的行程控制阀4连接在气缸2和进气口5的管路间。
工作时其在拉延深度浅的拉延模凸模中心非产品处增加一个支撑块1与气缸2连接,将自重产生的高低差补平,实现板料在工作起始状态时保持平整消除凹陷,传感器传出信号实现压力机的正常工作。为保证冲压前气动支撑块1工作,冲压时及机械手取件时气动支撑块1隐藏,在压料圈加一个触碰块3,底板上加一行程控制阀4相互配合控制气动支撑块1的顶出与退回。如图1所示,当压料圈升起时,触碰块3触碰底板上的控制阀开关,接通气源,气动支撑块1顶起,实现托料及传感器传出信号功能。如图2所示,当压力机滑块下行进行冲压时,凹模接触压料圈压迫其下行,此时触碰块与控制阀开关脱离,关闭气源,气缸放气,气动支撑块下降隐藏至凸模以下,实现模具正常冲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