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7472.8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远;姜启川;王东明;何婷;刘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1/03;C22C1/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塑性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工程结构金属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电导热性好,兼有良 好的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的再生回用等优点,在汽车、通讯设备、航空等领域中 备受青睐。尤其在轻量化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显著优势。然而,常用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 力差,抗拉强度低,在很多场合限制了其应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于2004年申请的发 明专利(ZL200410102510.6)给出了一种高韧性、高强度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为镁合金的 强韧化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镁合金的种类相对仍然较少,急需开发适合不同工 况的新型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靠,且易于推广应用的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及 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气体保护下,将预热后的纯镁在预定的温度下进行熔化,然后 将一定比例的经过预热的铝和锡加入到熔体中,静置保温,然后升温至较高预定温度加入添 加元素,静置保温后搅拌均匀,进行精炼和清渣处理,最后浇注成锭。具体包括:
1.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该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铝6.1-9.5,锡1.0-5.0, 其余为镁和添加元素,所述添加元素为硅、钇、锶和锑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添加元素含 量质量百分比为:硅0-3.0,锑0-2.0,钇0-3.0,锶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所述的铝含量质量百分比为6.5-8.0, 锡含量质量百分比为2.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所述的添加元素含量质量百分比为: 硅0.5-2.0,锑0.1-1.0,钇0.5-2.0,锶0.1-1.0。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镁合金成分含量进行备料,包括纯镁、纯铝、纯锡、结晶硅、纯锑、镁- 钇中间合金、镁-锶中间合金;
(2)在气体保护熔炼炉中,先将上述含量的纯镁锭在坩埚中预热至200-400℃,然后升 温至650-700℃进行熔化;
(3)分别将上述含量的并且经过200-400℃预热的纯铝和100-150℃预热的纯锡加入镁 熔体中,继续在650-700℃静置保温3-5分钟;
(4)继续升温至730-820℃,分别将上述含量的并且经过200-300℃预热的纯硅、纯锑、 镁-钇中间合金、镁-锶中间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熔体中,静置保温5-10分钟,然后搅 拌1-15分钟,使成分均匀;
(5)加入2号熔剂,将温度保持在730-820℃,静置保温5-30分钟,吹氩气精炼,清渣 处理后,直接浇注成锭。
本发明与目前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靠,操作方便,且易于推广应用的镁合金的成分及制备方 法。
1)该镁合金具有高强度,同时具有高塑性,如铸态条件下,成分优化后的合金可获得 抗拉强度为280-310MPa、延伸率为15-20%、变形率大于65-75%。
2)锡和铝作为主要合金元素,硅、锑、钇和锶作为添加元素,本申请设计的成分含量 范围未见报道;
2)采用铸造方法生产,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按合金中元素的质量百分比:铝7%、锡3%、硅1.0%、锑0.5%、钇1.0%、锶0.5%、 其余为镁,称取所需的纯铝、纯锡、纯锑、镁-钇中间合金、镁-锶中间合金;
(2)在气体保护熔炼炉中,先将上述含量的纯镁锭在坩埚中预热至200-400℃,然后升 温至650-700℃进行熔化;
(3)分别将上述含量的并且经过100-150℃预热的纯铝和纯锡加入镁熔体中,并在 650-700℃静置保温3-5分钟;
(4)继续升温至730-820℃,分别将经过100-150℃预热的纯硅、纯锑、镁-钇中间合金、 镁-锶中间合金加入熔体中,静置保温5-10分钟,然后搅拌1-15分钟,使成分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4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