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记型计算机表面光源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7594.7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启铭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G06F1/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 计算机 表面 光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笔记型计算机表面光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成型步骤,系利用一预设模具,进行射出成型为一塑料基材;
一形成步骤,系使一发光源形成为一薄膜发光层;
一结合步骤,令该塑料基材与该薄膜发光层互相结合为一体以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光源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表面光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塑料基材可为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表面光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具可为光学模具、咬花模具或IMD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表面光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源可为导电发光油墨、导电发光油漆、电子电源装置、发光二极管、冷光板、荧光涂料、感温发光涂料或发光组件加工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表面光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塑料基材与该薄膜发光层互相结合方式可以热转印、模内装饰(IMD)、热压贴合、直接印刷或表面贴膜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表面光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笔记型计算机光源装置进一步可与一金属底材结合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表面光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笔记型计算机光源装置与该金属底材可利用模内装饰(IMD)、嵌合或压合方式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启铭,未经朱启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5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