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造纸废水灌溉修复滩涂湿地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7717.7 申请日: 2009-01-16
公开(公告)号: CN101462798A 公开(公告)日: 2009-06-24
发明(设计)人: 李甲亮;陆兆华;孙景宽;田家怡 申请(专利权)人: 滨州学院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C02F103/28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陆 艺
地址: 256603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造纸 废水 灌溉 修复 滩涂 湿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环境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造纸废水灌溉修复滩涂湿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草浆造纸大国,年产量2000余万吨,按平均吨纸耗水约140立方米/吨来计,年排放草浆造纸废水近30亿吨,造成严重产环境污染。目前,造纸废水的处理问题仍属世界性难题,还没有找到有效经济的防治污染的办法。芦苇是优良的造纸原料,纤维含量达48%左右,可以生产胶印书刊纸、凸版纸、书写纸、有光纸、打字纸、餐巾纸、卫生纸等,但目前全国苇浆造纸仅占造纸总量的3.5%~4.0%。我国造纸工业“十五”规划中提出,鼓励发展芦苇、竹和甘蔗渣纸浆造纸,并高度重视芦苇基地建设,适当扩大芦苇面积,支持苇浆造纸发展。

黄河三角洲湿地广袤,仅位于三角洲腹地的沾化、无棣两县就有13多万公顷的滨海退化盐碱滩涂地,该区土壤含盐量高、生产力低,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如果能通过造纸废水灌溉将之修复为芦苇湿地,形成以苇浆来造纸,最后利用生态塘——芦苇湿地系统来处理造纸废水的生态模式,则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1)经芦苇湿地处理后造纸废水回用于灌溉或造纸用水,最终实现污水“零”排放;

2)草浆造纸废水灌溉芦苇土壤,能改良土壤性状,提高芦苇产量,使退化的盐碱荒地生态得以修复;

3)芦苇收获后回用作造纸原料,有利于实现黄河三角洲苇纸生产一体化的滨海盐碱湿地“生态纸业循环经济”模式。

这一模式的推广对于促进渤海典型海岸潮上带退化生态区的修复,防止海岸侵蚀,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带动黄河三角洲的全面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废水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是湿地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综合效应,包括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化、反硝化、营养元素的生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过程等,具有高效、高适应、高承受力及低投入、低运行费、低维护费“三高三低”的特点,处理污水仅0.1~0.2元/t,而“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则至少需0.45~1.0元/t,芦苇湿地处理污水需要的设备和构筑物很少,管理方便,使得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造纸废水技术成为经济欠发达、土地资源丰富地区污水处理的优选方案。

造纸废水中的钠、氯离子含量仅相当于海水的5%~10%,因此利用造纸废水灌溉盐碱荒地来改良退化生态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有淋盐改土、修复退化系统的良好作用,同时还能获得高产量的芦苇原料,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利用湿地净化污水(或工业废水)成功的实例,其中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湿地污水净化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好,国内大量开展了利用湿地来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包括在利用湿地处理造纸废水方面的实践,例如新疆石河子造纸厂将造纸废水排入芨芨草湿地和废弃的低洼地,既净化了污水,同时又扩大了芨芨草的建植面积,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国家环保总局循环经济的样板。

但目前对生态塘——芦苇湿地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深入研究较少,灌溉方式较为粗燥,多采用漫灌,对其研究也多侧重于湿地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而对湿地处理造纸废水中的灌溉技术参数及灌溉对土壤的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不足,特别是在野外条件下尚没有检索到相关的细致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造纸废水灌溉修复滩涂湿地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利用造纸废水灌溉修复滩涂湿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地面上设置相距7-10m的第一端墙和第二端墙,在所述第一端墙和第二端墙之间设置有5-10个平行排列的导水纵墙,所述导水纵墙的长为4-8m,高为20-40cm,所述导水纵墙之间的距离为10-15m,奇数序号导水纵墙的一端与第一端墙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奇数序号导水纵墙的另一端为游离端,偶数序号导水纵墙的一端与第二端墙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偶数序号导水纵墙的另一端为游离端,在造纸废水流经导水纵墙游离端的折流处的地面以下设置滤料整流布水区,造纸废水从第一导水纵墙和第二导水纵墙处导入灌溉,灌溉深度h=8cm-15cm,水力负荷2-4cm/d,采用每进水灌溉6-10d,然后排水落干2-4d的间歇灌溉方式灌溉。

所述导水纵墙的截面为梯形或半圆形。

所述导水纵墙的长为5m。

所述导水纵墙的高为30cm。

所述第一端墙和第二端墙的截面为梯形或半圆形。

所述滤料整流布水区为两层,上层厚5-10cm,为直径为2-5cm的砾石或碎石构成,下层厚15-20cm,为直径5-10cm的砾石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