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状态检测的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7960.9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克林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B60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状态 检测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轮胎,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状态检测的轮胎。
技术背景
在行车过程中,车轮的当前状态往往对安全驾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车轮的状态检测存在诸多的不方便,特别是在行车过程中,人们无法实时判断当前车辆轮胎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传统轮胎的缺陷与不足,并为此提供一种带状态检测的轮胎。该轮胎具有可实时检测轮胎当前状态并可自动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状态检测的轮胎,包括胎面,胎体,密封层,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检测头、传感器、导电丝及处理器。所述的检测头嵌于胎面内并贯穿胎面位于密封层以上,所述的检测头一端外露于胎面并能接触至地面,另一端连接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连接导电丝,所述的导电丝置于胎体内并位于密封层以上,所述的导电丝通过可导电轮毂连接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通过检测头所传回的实时数据将其与早期数据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计算后反馈成轮胎当前状态。
所述的轮胎可为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无内胎轮胎。
所述的检测头为压力检测头、温度检测头、湿度检测头、脉冲发生头、可变电阻头。
所述的检测头为多个,呈均匀或不均匀状分布于胎面。
所述的检测头在胎面被磨损时检测头前端皆同步磨损,检测头后端所连接的传感器将始终保持与检测头的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脉冲发生器、可变电阻接头。
所述的导电丝为轮胎自身帘布层、缓冲层内的钢丝帘线或单独安置的导电丝。
本发明的一种带状态检测的轮胎与现有的传统轮胎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在行车过程中让人们实时了解车轮的当前状态。
(2)处理器能自动对比轮胎早期数据自动判断轮胎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1一种带状态检测的轮胎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一种带状态检测的可变电阻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附图2本发明的一种带状态检测的轮胎,包括胎面1,胎体2,密封层3,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检测头4、传感器5、导电丝6及处理器7。所述的检测头4嵌于胎面1内并贯穿胎面1位于密封层3以上,所述的检测头4一端外露于胎面1并能接触至地面,另一端连接传感器5。所述的传感器5连接导电丝6,所述的导电丝6置于胎体2内并位于密封层3以上,所述的导电丝6通过可导电轮毂连接处理器7,所述的处理器7通过检测头4及传感器5所传回的实时数据将其与早期数据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计算后反馈成轮胎当前状态。
其中所述的轮胎可为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无内胎轮胎。所述的检测头4为压力检测头、温度检测头、湿度检测头、脉冲发生头、可变电阻头。所述的检测头为多个,呈均匀或不均匀状分布于胎面1。所述的检测头4在胎面1被磨损时检测头4前端皆同步磨损,检测头4后端所连接的传感器5将始终保持与检测头4的连接。所述的传感器5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脉冲发生器、可变电阻接头。所述的导电丝6为轮胎自身帘布层、缓冲层内的钢丝帘线或单独安置的导电丝。
具体工作方式:
以本发明的状态检测的轮胎在汽车上的轮胎磨损检测应用为例:检测头4为可变电阻头,嵌于胎面1内并贯穿胎面1,传感器5为可变电阻器,处理7器放置于驾驶室内。可变电阻头由两块不耐磨导体8中间加绝缘层9组成,两块导体8按一定长度间距设置导电丝10。两块导体8一端外露于胎面1,能接触到地面,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接头11。可变电阻接头11通过胎体2内的导电丝6连接至车毂,通过车毂将信号传递到驾驶室内的处理器7。当车辆轮胎为出厂轮胎状态时,处理器7存储胎面1厚度并设置检测头4长度为1。行车过程中胎面1会出现磨损,检测头4也随之磨损,电阻随之变化。处理器7将所得到的检测头4状态信号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检测头4长度,将当前检测头4长度与出厂长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当前胎面1厚度,并反馈给用户。
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所示的也只是几种实施例而已,其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实际上,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各部件的形状以及它们的设置方式还有很多未能穷举的各种变化。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应该理解,在本发明方案的启示下,其他人也可能作出与本发明相似的设计。需要指出的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和相似设计,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克林,未经徐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出模具流道局部镶嵌结构
- 下一篇:一种伺服驱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