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8255.0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霞;张鑫;付玲玲;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C07D311/62;A61P3/10;A61P3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提取 多糖 茶多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提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的药用价值历史悠久,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久服茶叶能“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另据唐《本草拾遗》中所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可被利用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具有利用价值的主要成分有茶多酚、茶多糖和咖啡因等。
中国年产粗老茶约10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粗老茶愈来愈无人问津,所以造成了大量的积压库存,因此最终只能将其用作肥料或燃料,这样就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然而,粗老茶中富含的茶多糖、茶多酚等成分在抗氧化、降血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茶多糖是粗老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药理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耐缺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抗炎等多种功效,尤其是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和免疫活性使其有望成为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的天然药物。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且对人体无毒,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茶多酚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保鲜剂,因而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油脂及其制品、油炸及烘烤食品、鱼及肉制品的保鲜,并可代替现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另外,茶多酚在医药方面具有抗病毒、抗菌、抑菌、防龋齿、改善肾功能、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临床研究发现茶多酚对缓解心血管系统病变具有良好作用。
目前通常采用水提取乙醇沉淀或溶剂萃取的方法进行粗老茶中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提取和分离,由于常规的水提取乙醇沉淀提取方法收率较低,茶多糖收率只有2%~5%,茶多酚收率只有15%~20%,并且溶剂萃取法会因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而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率高,并且能够增强活性的从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从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在粗老绿茶中加入为其质量4%~12%的水,然后在100℃~160℃的温度下利用单螺杆挤压机进行挤压,以对原料进行前处理;
2)将上述经过挤压处理的粗老绿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所述粗老绿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1∶15,然后在70℃~90℃的温度下搅拌提取0.5~1.5小时,反复浸提2~5次,之后减压过滤,将滤液合并而得到含有茶多糖和茶多酚的茶叶供试液;
3)在40℃~60℃的温度和0.06~0.1MPa的压力下将上述茶叶供试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4,然后在浓缩后的茶叶供试液中加入3~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进行沉淀,静置8~15小时,之后在2000~4000转/分的转速下离心分离6~10分钟,分别收集沉淀物和上清液;然后用2~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对上述沉淀物进行洗涤脱色3~5次,之后在3000~4000转/分的转速下离心分离6~10分钟,收集二次沉淀物;
4)用5~7倍体积的去离子水将步骤3)中收集的二次沉淀物进行溶解,然后置于-18℃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冻实之后置于-50℃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即可得到茶多糖产品;
5)在30℃~40℃的温度和0.06~0.1MPa的压力下将步骤3)中得到的上清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4,然后置于-18℃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冻实之后置于-50℃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即可得到茶多酚产品。
所述的步骤1)中的加水量为4%~8%。
所述的步骤1)中的温度范围为100℃~130℃。
本发明提供的从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方法与现有提取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本发明先采用单螺杆挤压机在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对原料进行挤压,以对原料进行前处理,然后利用水提法获得含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总提取物,再用醇沉法分离开茶多糖和茶多酚。由于挤压处理使得茶叶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因而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收率高,而且在挤压的作用下,茶叶中活性成分分子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使其活性增强。另外,由于作为原料的粗老绿茶来源充足,对其加以利用还可避免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此外,本方法还具有工艺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