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窗式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8589.8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蒋栋梁;申修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尤其是一种节能并提高压缩机寿命的节能型窗式空调。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设计的窗式空调的结构为:底盘1构成空调的底面,在底盘1的室内侧前方设置了前面面板3。
在前面面板3的下端形成了吸取室内空气的吸气结构3i,而上端设置了向室内排出换热后的空气的排气格栅3e。而且,在排气格栅3e上设置了向室内排出空气的若干个排气孔3e`
同时,在吸气结构3i的前方设置了吸气格栅4,并在吸气格栅4上设置了若干个吸取空气的吸气孔4`,而在吸气格栅4和吸气结构3i之间设置了过滤器(图中没有表示)。
以制冷循环为例,在前面面板3的内侧设置了蒸发器5。在蒸发器5中,其内部的工作流体和通过吸气结构3i吸取的空气进行换热。蒸发器5具体设置在挡板7上。
所述底盘1上的蒸发器5的后端设置了挡板7。挡板7的作用是将整个空调划分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由此,在挡板7的作用下,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之间不会产生空气流动。在挡板7的上端设置了与下述的护罩18连接的撑臂。
在挡板7的内部设置了涡壳9。在涡壳9上设置了按一定的曲率从某一侧向另一侧弯曲的导流面9g。
在涡壳9的前面,即与蒸发器5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了孔板11。在孔板11上设置将通过了蒸发器5的空气引导至下述的室内风扇13上的节流孔12。并且,在孔板11的上端设置了与之形成整体的将换热后的空气引导至排气格栅3e上的排气导向器11e。
同时,在涡壳9的内部设置了室内风扇13,使室内空气通过吸气结构3i和蒸发器5及节流孔12流动。室内风扇13通过节流孔12吸取空气并从圆周方向排出空气,而排出的空气顺着导流面9g被引导至排气导向器11e。
以上说明的结构是窗式空调的室内部分,下面对被挡板7划分的室外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挡板7的室外侧上设置了驱动室内风扇13和室外风扇17的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转轴朝向相对地的突出。其中某一侧的转轴贯穿所述挡板7延伸至涡壳9的中心,转动室内风扇13。
在电机15室外侧转轴上设置了室外风扇17。室外风扇17从空调的室外吸取外界空气后使其通过下述的冷凝器19进行换热。在室外风扇17上设置了连接叶片末端的环17r。
在底盘1上设置了引导室外风扇17产生的气流的护罩18。在护罩18上设置了随着与冷凝器19互通的室外风扇17的转动而产生气流的通孔18`。护罩18引导室外风扇送出的外界空气,并使空气在整个冷凝器19上流动。护罩18设置于冷凝器19的两端,并通过撑臂与所述挡板连接。
在底盘1的室外侧上设置了与护罩18朝向相对的冷凝器19。冷凝器19的作用是使吸取的外界空气和内部的工作流体进行换热。而且,在底盘1上的相当于挡板7和护罩18之间的位置上设置了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压缩机20。
最后,利用外壳21封闭如上布置的构成空调的各个元件,以便与外界隔离。这样的外壳21构成了空调的外观。
如上构成的空调的室内部分设置于需要调节空气的室内环境里,而室外部分设置于室外。
如图2所示,为一种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立体图,对于一般的空调,与压缩机20相连的气液分离器22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从蒸发器5出来的未完全蒸发的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20形成液击,从而损坏压缩机的汽缸。此时的气液分离器22将液态冷媒储存于底部,待其经过再度蒸发变成气态后再进入压缩机22形成制冷循环。具体地说,气液分离器22的作用:在制冷循环时是为了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形成液击而对压缩机造成损伤;在制热循环时除了有防止液击的作用外,还有储存液态制冷剂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循环中不必要的冷媒达到最佳制热效果。
但是,现有窗机在制冷过程中的不足点在于:当房间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如18℃)时,一般机器会自动停止运转一段时间,等到房间温度上升了以后,机器又会自动运转进行制冷。这种过程的不足点在于房间的温度总是处于波动的状态,人在里面感觉会时冷时热,很不舒服,同时压缩机经常性的起停,对压缩机本身的使用寿命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并提高压缩机寿命的节能型窗式空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炼铅炉
- 下一篇:低热值煤提质干燥设备回收煤粉的双向输送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