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畜禽的壳聚糖纳米中药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8700.3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菁;夏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A61K9/14;A61K4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畜禽 聚糖 纳米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畜禽的壳聚糖载药纳米级中药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长度单位,一纳米为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当粒子尺寸范围在0.1-100nm之间时,它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在声、磁、光、电、热等性质与块体物质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例如在室温条件下,3nm的Ag颗粒具有金属的特性,当进一步减少粒径或降低温度时,则Ag颗粒将呈现非金属特性。纳米技术群是一门在0.1-100nm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产品或对某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高新技术学科。其认为是“今后十年最可能使人类发生巨大变化的十项技术之一”“世纪支撑人类文明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纳米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涉及的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医药学、纳米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机械学、纳米加工学等学科。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史,是当今世界保留下来的唯一具有完整理论系统和实践经验的民族医药学。其中的中药是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重要药品,其独特的药效在世界医学界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际药品消费观和医疗健康观的改变以及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为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传统的中药研究中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组方缺乏合理性,结果乏重现性,研究缺乏科学性等在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方面,由于缺少先进的加工手段,在中药制剂与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性与有效性,中药新药开发与评价等方面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方法,使得中药服药量大且机体吸收率低,很难充分发挥其效能且口感不好另一方面,我国中药提取工艺及设备落后,大部分用水提取和醇提取两种工艺,加热提取后其生物活性有效成分容易被破坏。因此,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发展迫切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与医药科学相结合。
纳米载药控释系统是运用纳米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控释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已成为当今医药研究的前沿课题。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所制成的微球对特定器官组织具有靶向性,药物有缓释性。
目前在兽药领域,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造成了畜禽体内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已经成为必然。然而现在在畜禽用药中使用的中药多采用简单的粉碎,与饲料混合后直接使用。由于只是将药材简单粉碎,因此吸收较差,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现有技术存在一些中药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其应用局限性。例如,CN00113982.7公开的方法是运用生物纳米技术将中药制备成纳米微粒溶液,再经过低温喷雾干燥得到纳米级中药固体粉末。此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制备不溶性的中药。CN 00132505.1公开的方法是先把中药原料切碎,再烘干,然后用普通磨粉机磨成粉,再用振动球磨机磨成纳米和亚微米颗粒。此方法不受中药溶解性能的限制,可以应用于诸如珍珠粉的不溶性中药的制备中,但该法的缺点是耗时、噪音大、生产量小。球磨机的效率低,一次操作有时需要几天的时间,而且磨球直径、数量和种类都需根据被磨中药种类的不同而不同。CN 200410031357.2公开了一种制备中药纳米制剂,包括预处理、制备悬浮液、粉碎和过滤、纳米化步骤,但是其制备悬浮液的步骤并不能完全提取出中药的药效性成分,影响药物的疗效;同时在提取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有机溶剂,容易造成有机溶剂在药材中的残留,从而影响其后续剂型的制备。CN 200610139605.4公开了一种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是壳聚糖纳米空白颗粒,适用于水溶性物质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并不适用于不溶性中药及其他相关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畜禽的壳聚糖载药纳米级中药微球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药材除去杂质后洗净、切段,然后磨碎,过10-80目筛,备用;
(2)以药材5-10倍量的水提取,提取温度为95±3℃,第一次提取用5-12%酸调节至pH为2-5,煎煮1.5-3小时;第二次提取仍将水加至药材重量的5-10倍,用5-12%碱调节pH为8-9,提取时间为1.5-3小时,收集所得药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力枇杷膏(蜜炼)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多功能急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