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306.1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昭宇;刘兆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诺精密系统自动化(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2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电池 气密性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增压和卸压机构、密封机构、检测密封腔、下游式精密流量测漏仪以及参照体积腔;其特征是:
所述密封腔包括放置被测工件的底座、第一密封垫、上密封罩和置于上密封罩适当位置的第二密封垫。所述底座的腔体轮廓与被测电池形状相近似,其轮廓大于被测电池的轮廓,用于放置被测电池并将其定位。
所述上密封罩的下端边缘与第一密封垫形成第一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垫与被测电池的注液孔形成第二密封;从而将检测系统分隔成工件内侧腔和工件外侧腔,所述工件外侧腔由所述底座、上密封罩、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与被测电池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构成;
所述工件内侧腔由被测电池的内壁、所述第二密封垫与被测电池的注液孔之间形成的一密封空间构成;所述工件内侧腔和工件外侧腔设置有可控阀门通道,供测试时与增压、卸压机构及下游式质量流测漏仪联通或切断;
所述参照体积腔为一密闭容器,且通过所述下游式精密流量测漏仪与所述工件内侧腔相连,所述参照体积腔的体积与测试时的工件内侧腔有效测试体积相等或近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包括放置被测工件的底座、第一密封垫、上密封罩和置于上密封罩适当位置的第二密封垫。所述底的腔体轮廓与被测电池形状相近似,其轮廓大于被测电池的轮廓,用于放置被测电池并将其定位。所述上密封罩和底座的腔体为分体结构,装入被测工件后,通过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将检测系统分隔成工件内侧腔和工件外侧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在电池外侧施压,电池内侧检漏的检测结构,即由工件外侧腔加压(正压或负压)产生压差,由工件内侧腔(常压)检测泄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体积腔为一密闭容器,通过所述精密流量测漏仪与所述工件内侧腔相连,所述参照体积腔的体积与所述工件内侧腔有效测试体积相等或近似。测试时,首先使参照体积腔与工件内侧腔两者之间建立等压、等温的平衡态;如果工件存在泄漏,该平衡态被破坏,导致微量气流通过测漏仪传感器,测漏仪显示值表明泄漏程度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式精密流量测漏仪采用工业或实验室用精密下游式流量测漏仪或精密层流管流量检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媒介可为空气或任何气体、混合气体。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上密封罩,将被测电池安放在底座腔体内;
(2)关闭上密封罩,使上密封罩的下端边缘与第一密封垫形成第一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垫与被测电池的注液孔形成第二密封;
(3)选择采用正压或负压检测方式;若选择正压检测方式,则在工件外侧腔利用压缩空气施加正压;若选择负压检测方式,则在工件外侧腔抽真空;
(4)将工件内侧腔与下游式精密流量测漏仪连接,并通过下游式精密流量测漏仪与参照体积腔连接,连接处设有阀门,所述参照体积腔的体积与工件内侧腔的有效测试体积相等或近似;
(5)设定工件内侧腔与工件外侧腔的压差维持在给定检测压差,若采用正压检测方式,则给工件外侧腔导入压缩空气,若采用负压检测方式,则给工件外侧腔抽真空;
(6)打开参照体积腔与工件内侧腔之间的旁通阀门,导通参照体积腔与工件内侧腔,使两者之间建立等压、等温的平衡态;
(7)关闭参照体积腔与工件内侧腔之间的旁通阀门,稳定当前状态1至60秒;
(8)开始检测,若下游式精密流量测漏仪显示的流量为0,则参照体积腔与工件内侧腔之间平衡,表明被测电池无泄漏;若下游式精密流量测漏仪显示的质量流为正值,或当采用负压检测方式时,下游式精密流量测漏仪显示的质量流为负值,则表明被测电池存在泄漏,测漏仪显示值表明泄漏程度大小;
(9)至此,完成一个被测工件的气密性检测,卸压后,打开上密封罩,取下检测后的工件;
(10)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被测工件的气密性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诺精密系统自动化(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齐诺精密系统自动化(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3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