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腹腔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用变胞工具手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9324.X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新;罗海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94;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 外科手术 机器人 用变胞 工具 | ||
1.一种腹腔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用变胞工具手,其特征在于:
包括:手指机构(F)、手掌机构(V)、变胞执行机构(M)、基杆机构(P)、驱动检测机构(D)和专用工具(T);所述手指机构(F)包括食指(A)、中指(B)和拇指(C);所述食指(A)和中指(B)铰接于所述手掌机构(V);所述变胞执行机构(M)铰接于所述手掌机构(V)和所述基杆机构(P)之间;所述手掌机构(V)与所述基杆机构(P)铰接,所述拇指(C)铰接于所述基杆机构(P)内,所述基杆机构(P)通过设置在金属软管中的不锈钢丝与驱动检测机构(P)连接;
所述基杆机构(P)通过螺栓安装于机器人本体(R)并随之运动;
所述工具手手指机构(F)和手掌机构(V)操作专用工具(T);
所述拇指(C)和中指(B)沿基杆机构(P)的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拇指(C)和中指(B)可收缩于基杆机构(P)内或分别伸展至基杆机构(P)外;
所述拇指(C)、中指(B)与食指(A)及手掌(V)构成不同的工具构型;所述工具手进入腹腔后,所述食指(A)独自动作,从而构成单指的工具构型;所述拇指(C)和/或中指(B)先后展开后,与食指(A)构成两指或三指的工具构型;所述单指构型、两指构型或三指的工具构型均直接对手术对象进行操作,所述三指的工具构型在腹腔内操作专用工具(T)进行相应操作;
上述形成的各种工具构型进入或退出腹腔表皮时,所述中指(B)和拇指(C)均收缩在基杆机构(P)内;所述食指(A)保持竖直状态,并随基杆机构(P)通过腹腔表皮切口退出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用变胞工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A)包括与手掌体I(1)顺次铰接的食指体I(2)、食指体II(3)、食指体III(4)和食指体IV(5);通过各铰接处的铰接部件,使食指(A)完成具有人手食指自由度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用变胞工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指(B)包括与手掌体II顺次(28)铰接的中指体I(31)、中指体II(32)、中指体III(33)和中指体IV(34);通过各铰接处的铰接部件,使中指(B)完成具有人手中指自由度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用变胞工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C)包括与次级基杆(68)顺次铰接的拇指体I(69)、拇指体II(71)、拇指体III(74)和拇指体IV(75);所述拇指(C)铰接于基杆机构(P)内的次级基杆(68)末端;通过各铰接处的铰接部件,使拇指(C)完成具有人手拇指自由度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用变胞工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胞执行机构(M)包括设置在基杆(91)内的导向块(104),所述导向块(104)内设置有推杆(105),所述基杆(91)与导向块(104)之间及所述导向块(104)与推杆(105)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与推杆(105)依次连接有连杆I(106)、连杆II(109),手掌体II(28)与连杆铰接;
所述手掌机构(V)包括与基杆(91)顺次铰接的手掌体I(1)和手掌体II(28);
所述手掌体II(28)通过销轴(97)与手掌体I(1)连接,所述手掌体I(1)通过销轴(93)铰接于基杆(91);通过各铰接处的铰接部件,使手掌机构(V)完成具有相对基杆(93)俯、仰自由度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用变胞工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杆机构(P)包括顺次连接的基座(110)、基杆(91)基管(111);通过锁紧环I(118)和锁紧环II(119)将绕丝杆(120)安装在所述基杆(91)上;所述基管(111)上固定有软管接头(134),所述基杆(91)内部装配有两个导向块(104、127),通过该两个导向块(104、127)将次级基杆(68)配合安装在所述基杆(91)的末端内部,绕丝块(131、132)分别通过螺钉固结,所述次级基杆(68)与推杆(105)之间通过螺钉固接有绕丝块(131、132);软管接头(133)通过螺钉固结于次级基杆(68)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3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