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排险救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365.9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克林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排险 救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排险救援系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排风、氧气输送、水输送、流体食物输送、摄像及具备自救功能的通道系统。
技术背景
在矿井作业过程中,井下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如瓦斯、有毒气体、水灌、塌方等。诸如此类的不安全因素如引发灾难将造成井下作业人员的致命伤害,并造成营救困难、地面人员无法得知井下情况、地面人员无法为受困人员提供必要救助、被困人员无法进行自救等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并为此提供一种井下排险救援系统。该系统具有灾难前及时通报,灾难后方便地面人员了解井下情况及井下人员位置情况,并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生存必须品,被困人员还可自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排险救援系统,包括管道、探头、开启阀、急救盒,其特征是还包括,摄像头、注入/抽出装置、声音装置、便携终端、监控端;所述的管道由管壁及管壁内多层相互隔离的隔离通道构成,所述的管道为多节管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管道上按所需间距设置有节点;所述节点上装有探头、声音装置、信号收发器、照明设备、通讯线缆/电源线缆接入点;所述节点的管道管壁上开有与所述隔离通道联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开启阀;所述的管壁一侧嵌有透明材质制成的摄像头通道;所述摄像头通道内设有摄像头滑道及线缆槽;所述线缆槽内埋有通讯线缆、电源线缆;所述通讯线缆、电源线缆连接开启阀、探头、信号收发器、声音装置、照明设备;所述的通讯线缆还连接监控端;所述的信号收发器为便携终端提供定位信号并接收便携终端的反馈信号;所述注入/抽出装置设有与通孔大小匹配的开孔;所述管道上还设有挂钩,所述急救盒挂于挂钩上。
所述的管道为多节管道相互连接而成,连接方式包括丝扣、法兰、卡套式连接。
所述的探头包括烟感探头、水位探头、温度探头、有毒有害气体探头、人体感应探头。
所述的信号收发器包括射频、Wi-Fi、ZigBee、蓝牙和超宽带信号收发器。
所述的开启阀包括执行机构及封闭机构;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处理器及受处理器控制的动力装置;所述的处理器包括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液压、齿轮齿条、涡轮蜗杆装置;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及滑槽。
所述注入抽出装置为鼓风机或气泵、水泵、抽风机、半流体泵任意组合构成。
所述监控端包括PC、PDA、手机及相应的软件。
所述的急救盒内包括药品、工具、食品、水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声音装置包括麦克风及扩音器。
本发明的一种井下排险救援系统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探头测得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能开启管道抽风设备排风。
(2)在井下发生灾难时,可通过摄像头在管道内的移动查看井下人员情况及受灾情况,便于指定营救计划。
(3)在井下发生灾难时,通过管道内多个隔离通道结合开启阀为指定地点输送氧气、水、食物并为其排风,从而增加受困人员生存几率。
(4)在部分管道被毁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可重新寻找所述的节点,使得救援系统不至于整体瘫痪。
(5)通过信号收发器使得井下人员可以被定位,从而得知离自己最近的节点方位,并可在节点处获得生存必备物品进行自救,还可通过节点上的声音装置与外部取得联系。
附图说明
附图1一种井下排险救援系统的管道A-A剖面图;
附图2一种井下排险救援系统的管道B-B剖面图;
附图3一种井下排险救援系统的管道节点示意图;
附图4井下管道平面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构思是通过在管道内设置多层相互隔离的隔离通道,使得管道可同时传输不同的物质,并结合开启阀使得可为指定位置输送,还可通过摄像头在管道内的移动查看井下人员情况及受灾情况,便于指定营救计划,通过管道节点的方式使得整条管道可在多处施救或采集信号,并通过信号收发器使得井下人员可以被定位,从而得知离自己最近的节点方位,并可在节点处获得生存必备物品进行自救,还可通过节点上的声音装置与外部取得联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克林,未经徐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针式指针曲面表盘钟表
- 下一篇:注塑模具的直插式冷却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