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生产、增强动物抗病能力的饲料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515.6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涂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晓华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2368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生产 增强 动物 抗病 能力 饲料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畜禽疾病的饲料,特别是一种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动物抗病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药物添加剂及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滥用,不仅降低了畜产品的品质,而且残留在畜禽食品中经加热不能完全破坏,危害了人类健康,鉴于这些不利影响,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一些通过调整胃肠道平衡,以达到促进生长和维持动物健康等目的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无残留、无污染的益生菌、益生元制品成为首选。目前,凝结芽孢杆菌由于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以及不怕胃酸和消化酶破坏等诸多优点,常被作为畜牧生产中新一代益生菌添加剂。
灰树花多糖是灰树花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证实,灰树花多糖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灰树花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真菌,又名贝叶多孔菌、千佛菌、栗子蘑、云蕈、莲花菌等。灰树花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灰树花多糖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活性成分,其中包括D-组分、MD-组分、grifolan、X-组分、MT-2和LELFD等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组分。灰树花多糖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免疫调节剂,其不同组分均含有β-1、3-,β-1、6-葡聚糖的结构,能极大地激活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作用。灰树花多糖具有直接抑制病毒,同时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毒、并增强机体抵御继发疾病的能力。灰树花抗病毒途径可能有:直接抑制病毒;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减少机体继发并发症。灰树花中提取的多糖进入人体内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干扰素的合成,诱导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达到杀伤病毒的作用。
医学界发现,凝结芽孢杆菌的另一新用途是代替广泛使用的盐酸四环素等抗生素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用作饲料添加剂,从而解决困扰饲养业多年的畜(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量超标的老问题。据国外报道,将少量凝结芽孢杆菌添加于鸡饲料中或观赏动物饲料中,可以提高鸡或观赏动物的抗病能力,防止感染鸡瘟病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提高鸡的成活率。此外,美国等国家所做的实验证实,经常食用含凝结芽孢杆菌类添加剂的鸡,其鸡肉或鸡蛋中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菌落个数大大下降,从而提高了畜禽蛋食品的食用安全级别。牛和猪等大牲畜经常喂食以含有凝结芽孢杆菌的饲料,不仅能提高纤维素类饲料的利用转化率,而且同样能防止大牲畜患病,并缩短存栏时间。
但是,单一微生态制剂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一般添加微生物对营养要求高,增殖速度慢,易受动物肠道内环境的影响,不易在肠道内定居。益生菌和灰树花多糖组成的合生元能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合生元兼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双重作用,主要体现在:合生元能够提高外源性活菌的生存率,延长其作用时间;能使外源性活菌以更大的数量到达体内;刺激肠道内外源性及内源性细菌的定植和生长;改善肠道内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代谢;吸附肠道病原菌,对动物起保健作用;诱导肠腔内系统性免疫,改善宿主体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促生产、增强动物抗病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可以避免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增强药效,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促生产、增强动物抗病能力的饲料添加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凝结芽孢杆菌1-5份、灰树花多糖30-50份。所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混合配制最好为凝结芽孢杆菌4份、灰树花多糖35份。
在实际上,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所述的添加剂中添加成分,亦同时达到不同的目的。比如,添加土霉素具有增强抗菌能力,减少使用量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各项成分均为市售品,其规格是饲料级。
本发明饲料添加剂组方具体功能与主治概述如下:灰树花多糖是一种天然药物,其多糖结构独特,抗病毒活性强,对流行性感冒病毒和疱疹病毒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灰树花多糖抗病毒途径有:直接抑制病毒;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减少机体继发并发症等。灰树花多糖具有抗病毒、促进细菌感染的恢复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紧急预防畜禽疫病的作用。适用于鸡、鸭、鹅、鸽等畜禽由于各种病毒感染后的早期预防和潜伏期感染阶段的紧急预防,如鸡痘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鸭肝炎病毒、法氏囊病毒、小鹅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鹅副粘病毒等早期感染的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晓华,未经涂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