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度流化氨循环爆破法对植物秸秆去晶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711.3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康勇;庞锋;张超;于胜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B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 流化 循环 爆破 植物 秸秆 去晶化 方法 | ||
1.一种梯度流化氨循环爆破法对植物秸秆去晶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
1)将植物秸秆在秸秆粉碎机(1)中粉碎至粒径为1-20mm,并在预浸器中预浸至含水量为10-60%;
2)将秸秆加入氨液爆破反应罐(4),并用柱塞泵(3)将氨瓶(2)中的氨液先后输送至反应罐(4)和氨液缓冲罐(5),通过氨循环及调节氨的流量实现秸秆随时间的梯度流化,将蒸汽通入反应罐(4)的夹套中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温;
3)在设定反应条件下反应并保温,将反应罐(4)中的氨液排放至氨液缓冲罐(5),开启爆破阀实现物料的爆破,爆破后的秸秆物料进入物料接收罐(6),冷却后送入固液分离器(7)分离并收集所得固体产品和液体产品,反应后的残余氨通入氨回收塔(8)进行回收再利用;
步骤3)所述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100℃,压力为1.5-4.0MPa,循环氨载荷:所加入的氨液质量与干秸秆质量之比为12-60mL/g干秸秆,循环氨流量为10-50mL/g干秸秆·min,反应时间为2-15min;
步骤2)所述的秸秆随时间梯度流化的实现方式为:反应罐(4)中的氨不断流入氨液缓冲罐(5),并由柱塞泵(3)提供动力将氨输送回氨液爆破反应罐(4),从而实现氨的单向循环流动,以此实现秸秆的流化,秸秆随时间的流化梯度通过调节循环氨的流量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4)与氨液缓冲罐(5)的连接管路中,反应罐(4)出口处设有滤网,以阻止物料随循环氨一同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回收氨的主要设备为氨回收塔(8),塔顶操作温度和塔底操作温度分别为10~40℃和120~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液爆破反应罐(4)的外部具有夹套和岩棉保温层;蒸汽通入夹套中对反应罐(4)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所述的含水量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9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7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铆接用负载片送料机构
- 下一篇:整体铆接摩擦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