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仿真外皮固定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0054.4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宵飞;王强;杨晚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仿真 外皮 固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真外皮固定的方法,尤其涉及医学教学模型领域仿真人体模型外皮的固定。
背景技术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即使理论知识再扎实,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锻炼,医学生永远不能成为合格的职业医师或护士。但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趋于紧张,使医学生实习期间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相应地,近年来,医学教学模型行业应运而生,同时在不断地发展。由于医学教学模型要求仿真度高,尤其是对表面的仿真外皮要求最大程度地接近真人。而且根据不同的练习需要,大批模型产品的外皮需要固定于整个模型胎体上。目前医学教学模型领域仿真外皮的固定方式主要有:1、粘扣式。此种方式多次使用后,往往固定效果不佳,甚至无法固定;2、挂扣式。此种方式需在仿真外皮上打孔,反复使用容易撕毁外皮;3、磁铁式。此方式利用磁场原理,其弊端是容易对通讯工具及使用者随身带的磁性卡造成干扰。总之,目前医教模型行业仿真外皮的固定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仿真外皮固定方法。本发明主要是利用嵌入式的方法,使仿真外皮本身很牢靠的固定于模型胎体上,能有效地解决现有固定方式的诸多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仿真外皮的内侧面四周边缘有突起的圆柱状嵌入栓,嵌入栓与仿真外皮是一体的,其材料与仿真外皮一致,有很强的柔韧性,其大小、长短根据需要而定;在模型胎体需要固定外皮的部位有与嵌入栓相对应的凹槽,凹槽口小底宽,口径小于嵌入栓的直径。固定时,利用嵌入栓的柔韧性,将嵌入栓挤压嵌入相应凹槽,将仿真外皮内侧面四周边缘的嵌入栓全部依次嵌入相应凹槽后,仿真外皮就平整、牢靠地固定于模型胎体上面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嵌入栓与仿真外皮为一体,不必再利用额外的固定物件进行固定,比如粘扣、磁铁等。2、嵌入栓与仿真外皮为一体,连接牢固,不易撕毁外皮,可以不限次数的使用。3、此固定方式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可靠。4、此固定方式外在美观、平整。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嵌入栓的仿真外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需要固定一块颈部仿真外皮的气管切开模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仿真外皮;2、嵌入栓(短);3、嵌入栓(长);4、气管切开模型;
5、凹槽(短);6、凹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固定时,将仿真外皮内侧面即带有嵌入栓的面,与模型相对。利用嵌入栓的柔韧性将嵌入栓2挤压嵌入凹槽5中,由于凹槽的口小底宽,口径小于嵌入栓的直径,嵌入凹槽后嵌入栓很牢固的卡在凹槽内。按上述方法,将嵌入栓3挤压嵌入凹槽6中。同法,将仿真外皮的另外两个边的嵌入栓依次嵌入相应凹槽中。至此,仿真外皮1平整、牢靠地固定于模型4的颈部。
卸下外皮时,用手捏住仿真外皮边缘施以一定外力,并借助嵌入栓的柔韧变形性能,即可将嵌入栓自凹槽内取出,依次取出周边所有嵌入栓,整块仿真外皮随即卸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方法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0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存储方法和存储设备
- 下一篇:远程遥控报警执行装置